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行業(yè)百態(tài)>正文

持續(xù)飛行15分鐘 新型微型飛行機器人帶來新突破
2025年01月22日 16:51:51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4486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受昆蟲啟發(fā)研制出了一種新的微型飛行機器人,這種機器人體積與郵票接近,但是卻能夠持續(xù)飛行15分鐘,同時飛行過程中保持著靈活性,可以完成翻滾等特技動作,有望用于植物授粉或檢查人類無法探及的飛機部件等工作。

  微型機器人是一類特殊的機器人,通常為完成特定工作而制造。這種機器人一個顯著的特點便是小,通常體積只有蜻蜓或蒼蠅一般大,有的甚至更小。也正因如此,為了保證機器的基本性能,這類機器人的研發(fā)依賴于微加工工藝、微傳感器、微驅動器和微結構,并且由于沒有足夠的空間安放電池,因此續(xù)航能力也難以保證。換言之,如何兼顧功能性、耐久度、續(xù)航是微型機器人領域一個重要的課題。
 
  今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受昆蟲啟發(fā)研制出了一種新的微型飛行機器人,這種機器人體積與郵票接近,但是卻能夠持續(xù)飛行15分鐘,同時飛行過程中保持著靈活性,可以完成翻滾等特技動作,有望用于植物授粉或檢查人類無法探及的飛機部件等工作。
 
  據悉,該機器人采用了由關節(jié)相連的結構,這種設計大幅提升了機器人的靈活性和彈性。同時,其關節(jié)在飛行時承受的外力僅為原來的百分之一,有效解決了微型飛行機器人飛行時受力過大的問題,避免了飛行解體情況的出現(xiàn)。而飛行的動力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電機,取而代之的是是依靠類似肌肉的軟執(zhí)行器。這使得飛行器整體的重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控制。
 
  當然,目前這款微型飛行機器人仍面臨一些技術挑戰(zhàn)。例如,如何進一步提高其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以適應更復雜的環(huán)境和任務需求;如何優(yōu)化其能源管理系統(tǒng),以延長飛行時間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款機器人在技術與性能上的突破為微型機器人領域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也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未來會有更多基于仿生學原理的科技創(chuàng)新涌現(xiàn)出來,推動微型機器人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再減11項 2025年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出爐

    今日(4月24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公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
    2025-04-24 15:09:55
  • 4月25日起實施!《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管理辦法》發(fā)布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印發(fā)《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管理辦法》,旨在規(guī)范管理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推進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提...
    2025-04-24 14:38:33
  • 用于“兩重”“兩新”!2025年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今起發(fā)行

    4月24日,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次發(fā)行。根據預算安排,我國今年擬發(fā)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較2024年增加3000億元...
    2025-04-24 13:50:17
  • 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落地落細

    為提升公平競爭審查質效,強化制度剛性約束,近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公布《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自2025年4月20日起施行。
    2025-04-24 11:59:09
  • 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 版)發(fā)布

    《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聚焦智能裝備、工業(yè)軟件、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智能賦能技術、智能制造新模式、工業(yè)網絡...
    2025-04-24 10:29:37
  • 工信部:將加快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壯大機制

    近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召開了第九次中小企業(yè)圓桌會議,其中提到,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將加快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壯大機制。
    2025-04-24 09:05:0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新能源領域突破利器:電子顯微鏡與XPS技術在鋰電、綠氫、光伏中的應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