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采購招標>正文

2480萬 東南大學采購磁共振掃描儀
2019年10月16日 08:41:43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790

有著極其廣泛應用的磁共振成像設備,在高校科研中也是主力軍之一。近日,東南大學就決定引進一套磁共振掃描儀,用于學校科研。目前,江蘇省設備成套有限公司受東南大學委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等有關規(guī)定,正在對東南大學磁共振掃描儀采購進行公開招標,歡迎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化工儀器 采購招標】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現象,一般來說包含核磁共振、電子順磁共振。磁共振被發(fā)現后,便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和微波技術、量子電子學等新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磁共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磁共振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也慢慢被用于醫(yī)療領域。如今,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磁共振,通常是指磁共振成像,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現象制成的一類用于醫(yī)學檢查的成像設備。
 
  有著極其廣泛應用的磁共振成像設備,在高??蒲兄幸彩侵髁娭弧=?,東南大學就決定引進一套磁共振掃描儀,用于學??蒲小D壳?,江蘇省設備成套有限公司受東南大學委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等有關規(guī)定,正在對東南大學磁共振掃描儀采購進行公開招標,歡迎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公告顯示,該項目總預算為2480.0 萬元(人民幣),凡有意參加投標者,可以于時2019年10月14日至2019年10月21日(北京時間,下同),登陸中招聯合招標采購平臺下載電子招標文件。投標截止時間即開標時間為2019-11-5 09:00。需要注意的是,本項目不接受接受聯合體投標,未領購招標文件也不可可以參加投標。
 
  科技是國之重器,是強國之基,是民族進步之魂。新時代下,我國大力發(fā)展科技,為把中國建設成世界科技強國而努力。在這一過程中,高校的作用不可替代。高校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搖籃和主體,同時具有多學科優(yōu)勢,在許多新興產業(yè)和關鍵技術突破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東南大學斥巨資引進磁共振掃描儀,是完善學??蒲性O施的舉措,有助于學校開展科研活動,推動學校教育、研究同步發(fā)展。
 
  東南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大學。多年來,東南大學始終心懷天下、心系祖國,為科學進步、民族復興而自強不息、追求,逐步形成了“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優(yōu)良校風和“以科學名世、以人才報國”的辦學理念。而如今面向歷史發(fā)展新階段,東南大學仍將秉承和踐行“止于至善”校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作出貢獻。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預算5324萬 東北石油大學采購2025年重大科研設備

    近日,東北石油大學就“2025年重大科研設備購置項目(項目編號:[230001]SC[GK]20250011)”發(fā)布招標公告,預算...
    2025-02-21 11:22:06
  • 8304萬元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計劃采購大批醫(yī)療設備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發(fā)布1項儀器設備采購意向,預算金額8304萬元。
    2025-02-19 13:50:34
  • 金陵石化研發(fā)中心核磁共振波譜儀中標結果公告

    項目名稱:金陵石化研發(fā)中心核磁共振波譜儀1臺,項目編號:0712-244022403133,招標范圍:核磁共振波譜儀1臺,招標機構...
    2025-02-17 11:26:56
  • 彩色醫(yī)學影像即將登場?我國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經過持續(xù)攻關,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2025-01-17 13:15:57
  • 央企重大重組!中核科技收購中核西儀71.965%股權

    12月30日,中核科技宣布將通過發(fā)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中核西儀71.965%的股權。
    2024-12-31 11:24:28
  • 預算395萬元 廣東工業(yè)大學采購核磁共振波譜儀

    近日, 廣東工業(yè)大學委托廣州市國科招標代理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對核磁共振波譜儀采購項目進行二次招標,預算395萬元。
    2024-12-30 09:28:4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