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項目成果>正文

國內首條智慧型碳纖維導線成功投用
2024年09月27日 09:57:11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8696

近日,國內首條含內置光纖的智慧型碳纖維導線——110千伏邊山線(220千伏邊務站-110千伏山南站)在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成功投入使用。

  【化工儀器網 項目成果】 近日,國內首條含內置光纖的智慧型碳纖維導線——110千伏邊山線(220千伏邊務站-110千伏山南站)在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成功投入使用。該導線是首條將光纖植入至碳纖維復合芯導線中進行輸電線路監(jiān)測的導線。
 
  這種新型導線不僅具備更小的彎曲半徑和更優(yōu)的熱穩(wěn)定性,還顯著降低了弧垂,大幅提升了輸送容量。相較于同規(guī)格的傳統(tǒng)導線,其重量減輕了約20%,而抗拉強度則超越了2500兆帕,展現了卓越的力學性能和承載能力。
 
  該導線的智能化特性是其最大亮點。通過內置的光纖傳感技術,它能夠實時、精確地監(jiān)測輸電線路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運行狀態(tài),包括導線溫度、振動、微應變等狀態(tài)量。這意味著運維人員可以在后臺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測數公里的輸電線路情況,如遇自然災害、線路故障等情況時能夠及時做出風險預警,并識別線路故障類型,大大節(jié)省了運維搶修時間,提高了電網的供電可靠性。
 
  更為關鍵的是,智慧型碳纖維導線能夠深入導線內部,精準識別并定位那些傳統(tǒng)手段難以察覺的隱蔽性缺陷。這一特性解決了碳纖維導線應用中隱蔽性缺陷無法實時檢出的難題,從源頭上杜絕了導線帶傷運行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了因導線故障而可能引發(fā)的安全隱患,實現了從源頭上保障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目標。
 
  國網河北電科院技術研發(fā)負責人賈伯巖表示,這款智慧型碳纖維復合芯導線適用于濱海、礦山等腐蝕強度大、污穢強度高、導線易覆冰舞動等地區(qū)。滄州市海興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受氣候影響,大風天氣頻發(fā),輸電線路覆冰舞動情況較為常見。因此,該導線的成功投用對于提升該地區(qū)的電力供應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智慧型碳纖維導線的應用還極大地提升了電力運維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結合多參量光纖信號監(jiān)測裝置及先進的后臺系統(tǒng),運維人員能夠遠程、實時地掌握數公里范圍內輸電線路的詳細狀況。這一轉變不僅大幅縮短了故障響應和搶修時間,更顯著提高了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整體運營效率。
 
  素材來源:科技日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有哪些增減?

    7月15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fā)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此次《目錄》調整是順應我國技術發(fā)展變化形勢、完善技術貿易管理...
    2025-07-16 14:03:51
  • 探明植物葉片衰老的密碼 我國科學家收獲重要成果

    我國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郭紅衛(wèi)課題組聯合武漢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發(fā)表了題為“An Arabidopsis single-...
    2025-07-16 13:35:33
  • 預算400萬 海南大學采購一批基礎實驗教學儀器設備

    受海南大學委托,華采招標集團有限公司對HD2025-1-005RR、海南大學基礎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更新置換(第四批)-生命健康實驗平...
    2025-07-16 10:02:55
  • 【會議回顧】分論壇八:實驗動物技術

    2025年7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生命科學公共平臺管理與技術發(fā)展研討會“分論壇八:實驗動物技術”在西安隆重舉行。
    2025-07-15 16:41:39
  • 中國人民銀行: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92萬億元

    央行發(fā)布2025年上半年金融統(tǒng)計數據報告。
    2025-07-15 14:47:06
  • 全球首個AI智能體安全測試標準發(fā)布

    AI STR系列新標準《AI智能體運行安全測試標準》正式發(fā)布,目前,部分標準的測評與認證已在金融、醫(yī)療等領域落地應用。
    2025-07-15 14:40:2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