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 7 Phaseform的投射式緊湊型變形鏡
參考價 | ¥ 30000 | ¥ 29000 |
訂貨量 | 1 個 | ≥2 個 |
- 公司名稱 深圳維爾克斯光電有限公司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號 Delta 7
- 產地
- 廠商性質 代理商
- 更新時間 2023/4/4 9:53:55
- 訪問次數(shù) 379
聯(lián)系方式:劉先生18926463275 查看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wǎng)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供貨周期 | 一個月以上 | 應用領域 | 綜合 |
---|
Phaseform的投射式緊湊型變形鏡
孔徑10mm,光流體,63個電極驅動,波前調制器,透射式變形鏡
德國Phaseform是第一個將 DPP技術應用到商業(yè)產品中的廠家——命名為Delta 7波前調制器,Delta 7是一種透射式波前調制器(Transmissive Wavefront Modulator),是一種連續(xù)表面、折射式、光流體、透射式的小型變形鏡。
Delta 7透射式變形鏡的核心是一塊可相位調制透射變形鏡DPP,透射式變形鏡DPP上具有63個電極驅動,配有專用的驅動電子設備和控制軟件。Delta 7波前調制器的孔徑直徑為10mm,可與30mm光學籠式系統(tǒng)兼容,能夠復制高達 7 階徑向Zernike澤尼克模式。它是為高要求的波前整形應用而設計的,在這種應用中,尺寸和性能都不能受到影響。
Phaseform透射式變形鏡的特點:
- 折射式,光流體小型變形鏡
- 透射變形鏡DPP上帶有63個電機驅動
- 徑向Zernike澤尼克模式的校正高達7階
- 孔徑直徑10mm
- 與30mm光學籠式系統(tǒng)兼容
- 包括驅動電子設備和開環(huán)控制軟件
折射自適應光學(Refractive Adaptive Optics)的應用:
Phaseform 開發(fā)基于創(chuàng)新硬件組件和軟件的新一代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我們的目標是為各種成像和光束整形應用提供可擴展且易于使用的解決方案。借助我們折射式自適應光學元件方法,可充分利用您的光學系統(tǒng)。
- 生命科學與顯微鏡:正確的樣品,介質和儀器誘發(fā)的像差,并簡化您的成像工作流程。
- 視覺科學與眼科:動態(tài)調整您的成像儀器為每個病人的視覺系統(tǒng),以一致的圖像質量。
- 材料科學與半導體:通過膠片、液體和其他媒體,以更高的視野、聚焦深度和銳度檢查你的樣品.
- 3D納米打?。?/strong>在樣品的任何深度創(chuàng)建焦點,以盡可能高的精度創(chuàng)建零件。
- AR/VR/MR眼罩:適應您的用戶視覺的變化,以確保不受干擾的沉浸體驗。
- 業(yè)余天文學:為你的業(yè)余望遠鏡配備一種革命性的專業(yè)天文學技術。
相位調制變形鏡DPP的技術介紹(The Deformable Phase Plate Technology)
德國Phaseform基于創(chuàng)新的硬件和軟件組件開發(fā)了折射式自適應光學元件系統(tǒng)(AO)。我們研究AO的核心是一種新型的光流體微系統(tǒng)技術(optofluidic microsystem technology),我們稱之為相位調制變形板DPP,英文名為Deformable Phase Plate,也可叫小型變形鏡(透射式)。其結合了傳統(tǒng)變形鏡(DM)和透射式液晶空間光調制器(LC-SLM)的優(yōu)點,形成了一種新型的超小微型化、高效、透射的透射變形鏡。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DPP小型變形鏡技術的主要原理。
透射變形鏡DPP:一種新型波前調制器(DPP: A new type of wavefront modulator)
波前調制器(Wavefront modulator,WM)是一種主動器件,可用于局部的改變光傳播的光程長度(OPL:幾何長度和折射率的乘積)。目前有兩種主流的WM類型:液晶空間光調制器(LC-SLM)和變形鏡(DM)。
液晶空間光調制器(LC-SLM)利用密集的LC單元來局部改變OPL。因此,它們具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可以再現(xiàn)離散相位跳變,但容易產生衍射損耗。此外,相位調制與偏振調制耦合,而避免這種情況只能通過過濾掉偏振分量來避免,這會導致光效率明顯的損失。
可變形反射鏡(DM)提供高速、大振幅、波長和偏振無關的波前相位差調制,從根本上解決了LCSLM的主要缺點。然而,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它們的反射特性帶來了系統(tǒng)規(guī)模、復雜性和成本方面的缺點。
相位調制變形鏡(DPP)是一種新型的透射、超小微型化的波形相位調制器,也是光流體小型變形鏡。 它可以執(zhí)行動態(tài)、實時的波前像差校正,就像普通鏡頭一樣,這種小型變形鏡可以直接放入光路中。
DPP相位調制變形鏡的關鍵技術特點如下:
- 透射式:小型變形鏡DPP技術采用折射的原理。它與偏振無關,且鏡片是透明的,使新型的連續(xù)表面波前調制器可以插入任何光束路徑,而無需其他光束折疊光學元件。
- 微型超緊湊:其非常小的尺寸允許非常緊湊的自適應變形系統(tǒng)設計。
- 高分辨率:透射變形鏡DPP在可見光范圍內的多個波長提供高空間頻率校正(包括球面像差)。
- 可擴展:晶圓級制造、光流體封裝和高精度組裝使其成為一種強大且可擴展的技術。
Phaseform透射式變形鏡DPP的科學起源
透射變形鏡DPP的誕生地是光流體實驗室之一,德國弗萊堡大學微系統(tǒng)工程系IMTEK(DPP技術由IMTEK開發(fā),IMTEK是微系統(tǒng)技術) 的 Gisela 和 Erwin Sick 微光學實驗室。在過去的 20 年里,那里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多種有源微光學組件:流體透鏡、虹膜、光圈、掃描儀、像差可調透鏡、微型相機物鏡和變焦系統(tǒng)。 所有這些經驗都作為“DNA”體現(xiàn)在Phaseform的DPP技術中。
相位調制變形鏡DPP的制造工藝
透射變形鏡DPP也叫光流體小型變形鏡,由一個密封的充滿液體的體積組成,一側是一個柔性聚合物膜,另一側有是剛性透明玻璃基板。玻璃基板上的可單獨尋址的透明電極陣列覆蓋透明瞳孔區(qū)域。柔性膜由一個微加工墊片支撐。
薄膜和基底之間的體積充滿高折射率的液體。當向電極施加電壓信號時,導電膜被拉向基板。這種驅動會置換液體,并通過折射波前調制器,從而改變有效光程長度[2]。
透射變形鏡DPP的總厚度只有0.85mm。這種超薄的設計帶來了兩個優(yōu)點:幾乎沒有色散(例如,波長無關的行為),以及能夠在很近的距離內堆疊多個設備[3]。這種可能性對于新興的AO技術尤其有趣,例如多共軛自適應光學[4]。
相位調制變形鏡DPP的驅動和控制
驅動透射變形鏡DPP的執(zhí)行器需要一個多通道的高壓放大器,電壓范圍一般為為250-400 V(具體取決于具體的設備設計)。由于靜電驅動器的低功耗,標準MEMS驅動器陣列就足夠了。而定制開發(fā)的控制算法使用的是MEMS技術中,約束優(yōu)化(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ethods)方法,實時計算任何給定目標表面形狀的必要電壓 [5]。靜電驅動的MEMS變形鏡在當今的商業(yè)微系統(tǒng)中非常普遍。由于其低功耗、幾乎不存在滯后、微米級的尺寸便于儀器小型化,結構簡單,從而廣受歡迎。DPP繼承了這些所有的品質。
雖然靜電致動器只產生吸引力,膜與密封不可壓縮液體之間的液體機械結構可用于雙向(推拉)操作[6]。為了充分利用這一特性,DPP 有許多徑向電極環(huán)繞的光學孔徑,可以在孔徑內產生大的向上位移,以實現(xiàn)幾乎對稱的雙向驅動。因此,與其他靜電膜式設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DPP 可以圍繞其靜態(tài)“偏置”,并且不會以偏移方式運行。
圖 4:由于光學液體的不可壓縮性,DPP 能夠在清晰的瞳孔內實現(xiàn)雙向推拉驅動。
高空間頻率波前校正(High spatial frequency wavefront correction)
由于其大部分電極位于透明瞳孔內,Phaseform透射式變形鏡在透射、緊湊和高效的設備中提供了連續(xù)表面變形鏡的多功能性。例如,一個63-actuator的DPP能夠校正高達7階徑向階Zernike模式,其最高階的校正幅度仍然大于可見光范圍內的兩個波長。一階和二階球面像差模式的大振幅對于顯微鏡應用尤為重要。
光流空設備對重力效應敏感,這會降低其性能。這是由于當光軸不平行于重力時在液體室中引起的壓力梯度發(fā)生的。 DPP 的機械設計確保偽重力引起的像差足夠小,這樣它們就可以由設備自身輕松校正,而不會顯著影響實際波前校正的可用范圍。圖5的左樹和右樹分別顯示了同一DPP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Zernike復制性能。由于寄生像差僅限于彗差,其幅度僅為波長的一小部分,因此器件的校正性能實際上不受器件方向的影響。
圖 5:DPP可以在開環(huán)中復制Zernike模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可以復制到第7個徑向階。光流體設備對重力效應非常敏感。 DPP 通過結合機械剛性和大校正范圍克服了這一點。即使在最后一行,校正幅度也大于可見光范圍內的兩個波長。 由于覆蓋光學孔徑的透明致動器的 2D 陣列,才可能實現(xiàn)這種級別的鉸接。注意一階和二階球面模式的保真度和幅度。
級聯(lián)多個 透射變形鏡DPP(Cascading multiple DPPs)
沿光軸的極低厚度和高傳輸效率使得可以將多個小型變形鏡DPP一個接一個的級聯(lián),以提高校正能力,包括范圍和保真度。通過設計多個級聯(lián) DPP可以開發(fā)具有定制性能和特征的復合調制器單元,以滿足應用的不同特定需求。
圖 6 描述了一個這樣的單元的性能。 在這種配置中,與具有單獨低音和高音單元的高保真揚聲器類似,其中一個DPP(帶有 25 個電極)針對低空間頻率畸變進行優(yōu)化,而第二個DPP(帶有 37 個電極)用于高頻校正[ 3]。 針對大范圍的波前相差,基于優(yōu)化的控制方案使兩個相位調制器能夠同時工作。與典型的單調制器配置相比,這種安排顯著提高了低階和高階模式的可用沖程和波前校正的保真度。
科學文獻中包含需要多個 WM 的波前校正方案,特別是當目標像差來自不同深度的樣品時。然而,由于使用多個 DM 的絕對復雜性,這些方法的實際實現(xiàn)非常少,每個 DM 位于不同的共軛平面,通過額外的光學器件中繼。光流體小型變形鏡DPP 技術將有助于將這些新技術推向實際應用。
圖 6:分別使用具有 25 和 37 個電極的兩個級聯(lián) DPP 復制高達 6 階 Zernike 模式的實驗結果。 (a) 分別使用 DPP1 和 DPP2(分別由綠色方塊和藍色三角形表示)以及級聯(lián)配置和建議的控制方法(紅色圓圈)比較最大可實現(xiàn)模式幅度及其相應的純度。 (b) 使用級聯(lián) DPP 復制 Zernike 模式的概述。 左上圖顯示了彼此重疊的兩個 DPP 的電極圖案 [3]。
光流體小型變形鏡DPP技術小結
隨著光學系統(tǒng)越來越強大和復雜,光學像差對其性能的影響越來越重要。DPP技術為靜態(tài)光學系統(tǒng)提供了動態(tài)整形能力,并提供了在不同場景下確保最佳系統(tǒng)性能的手段。我們設想,這些由DPP技術實現(xiàn)的新型波前調制器和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將成為未來光學的重要組成部分?;?span style=";padding: 0px">DPP技術的波前調制器在未來將會越來越“通用”。
Phaseform的投射式緊湊型變形鏡
相關分類
- 試管
- 樣品杯
- 樣品管
- 量筒
- 標準漏斗
- 短管漏斗
- 滴液漏斗
- 分液漏斗
- 過濾漏斗
- 安全漏斗
- 稱量瓶
- 廣口瓶
- 比重瓶
- 茶廣口瓶
- 真空活塞
- 載玻片
- 球型冷卻器
- 量器類
- 過濾球
- 平底燒瓶
- 圓底燒瓶
- 三口燒瓶
- 三角燒瓶
- 蒸餾燒瓶
- 碘值燒瓶
- 凱氏燒瓶
- 標口三口燒瓶
- 具塞三角燒瓶
- 過濾坩堝
- 測定器
- 抽出器
- 蒸發(fā)器
- 蒸餾器
- 水份測定器
- 酒精燈
- 密度計
- 燒器類
- 三角燒杯
- 帶把燒杯
- 錐型燒杯
- 高型燒杯
- 收口燒杯
- 水槽
- 培養(yǎng)器
- 漏斗類
- 干燥器
- 試管架
- 容器類
- 龍頭/污水/過濾瓶
- 萬能夾
- 紅水表
- 冷凝類
- 量瓶
- 量杯
- 標本瓶/缸
- 麥式真空規(guī)轉動式
- 水銀表
- 載玻片及蓋玻片類
- 比色皿
- 升降臺
- 滴定臺
- 真空活塞油脂
- 精密表
- 儀器類及儀器配件
- 滴定管
- 平底蒸發(fā)皿
- 研缽
- 電爐
- 比色管
- 直式油擴散泵
- 烘箱表
- 管件類
- 吸管
- 圓底蒸發(fā)皿
- 細口瓶
- 直型冷卻器
- 瑪瑙乳缽
- 離心管
- 軟硬玻璃接頭
- 導電表
- 真空類
- 容量瓶
- 結晶皿
- 下口瓶
- 蛇型冷卻器
- 蓋玻片
- 電熱套
- 調劑棒
- 真空鐘罩
- 比重計
- 溫度/密度/比重計
- 石英制品
- 成套玻璃
- 標準口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