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比色溫控儀維修
參考價 | ¥ 699 | ¥ 599 | ¥ 399 |
訂貨量 | 1臺 | 2臺 | ≥3臺 |
- 公司名稱 常州斯樂維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號
- 產(chǎn)地
- 廠商性質(zhì) 其他
- 更新時間 2025/1/13 11:17:00
- 訪問次數(shù) 65
聯(lián)系方式:杜經(jīng)理18036488810 查看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wǎng)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紅外線比色溫控儀維修詳細說明:
在工業(yè)生產(chǎn)的大舞臺上,紅外線比色溫控儀可是個 “狠角色”,特別是在鋼鐵、化工這些領域。就拿鋼鐵冶煉來說,鋼水那可是上千攝氏度的高溫,要想煉出高質(zhì)量的鋼材,溫度的精準把控是關鍵。傳統(tǒng)測溫方法,像熱電偶測溫,得把探頭伸進鋼水里,不僅操作麻煩,還容易損壞探頭,而且測量也不夠及時準確。這時候紅外線比色溫控儀就閃亮登場啦,它不用接觸鋼水,通過接收鋼水輻射出的紅外線,就能快速又精準地測出溫度,實時反饋給控制系統(tǒng),讓工人師傅們能及時調(diào)整冶煉參數(shù),確保鋼材質(zhì)量穩(wěn)定。
在化工行業(yè)也是一樣,很多化學反應對溫度極其敏感,差個幾度,反應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發(fā)安全問題。紅外線比色溫控儀就像化工生產(chǎn)線上的 “智能衛(wèi)士”,時刻監(jiān)測著反應釜、管道這些關鍵部位的溫度,為安全生產(chǎn)和產(chǎn)品質(zhì)量保駕護航。可以說,它就是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chǎn)的 “幕后英雄”,雖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要是它出了故障,那生產(chǎn)可就得亂套了。
紅外線比色溫控儀維修常見故障及 “癥結” 分析
1、熱電偶 “受傷”:熱電偶作為測溫的關鍵部件,要是 “受傷” 了,測溫儀肯定得 “鬧脾氣”。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熱電偶可能會出現(xiàn)磨損、腐蝕的情況。就拿接觸鋼水的熱電偶來說,鋼水的高溫、腐蝕性物質(zhì)會侵蝕熱電偶的保護套管,時間一長,套管破損,熱電偶絲就暴露在外,容易受損斷裂。而且,熱電偶的連接部位要是接觸不良,也會出問題,比如連接處氧化、松動,就會導致熱電勢傳輸不穩(wěn)定,測量溫度時就會出現(xiàn)跳變、不準確的現(xiàn)象,讓操作人員摸不著頭腦,無法準確掌握生產(chǎn)過程中的溫度情況。
2、電路板元件 “罷工”:儀器內(nèi)部的電路板就像是測溫儀的 “大腦”,上面的芯片、晶體管等電子元件要是出故障,整個測溫儀就得 “癱瘓”。這些元件可能由于質(zhì)量問題,本身就是個 “殘次品”,剛用沒多久就壞了;也可能是長時間工作,累得 “體力不支” 老化了;還有可能遭遇瞬間的過電壓、過電流,就像突然被一道 “閃電” 擊中,直接損壞。比如說,芯片被過電壓擊穿,電路就斷路了,信號傳輸中斷,測溫儀屏幕要么沒顯示,要么顯示亂碼,沒法正常工作,這可把維修人員急得直撓頭。
3、軟件 “扯后腿”:可別小瞧了軟件在紅外線比色溫控儀里的作用,它要是有漏洞或者算法錯誤,那測溫儀也得 “犯迷糊”。軟件就像是儀器的 “指揮官”,負責處理、計算從傳感器傳來的信號,得出準確的溫度值。要是軟件算法有誤,就可能把正確的信號 “解讀” 錯了,導致溫度計算不準確。比如說,在溫度補償算法上出問題,明明現(xiàn)場溫度是 1000℃,經(jīng)過錯誤算法一計算,顯示成 950℃,這偏差對于一些對溫度精度要求高的工藝來說,簡直就是 “災難”,產(chǎn)品質(zhì)量肯定沒法保證。
故障排查步驟
排查故障時,咱得有個清晰的思路,就像破案一樣,按部就班地來。
先從外觀入手,看看儀器外殼有沒有破損、變形,這可能影響內(nèi)部元件的固定;通風口有沒有被灰塵堵住,要是通風不暢,熱量散不出去,元件很容易過熱損壞;接線端子有沒有松動、氧化,接觸不良可是引發(fā)故障的 “??汀保晕觿咏泳€端子,看看測溫儀顯示有沒有變化,要是有,那很可能就是接觸問題了。
接著檢查電源部分,這是儀器的 “動力源”。用萬用表測電源輸入電壓,看看是不是在正常范圍,要是電壓不穩(wěn)或者沒有電壓,那就順著電源線查,看看插頭有沒有插好,保險絲有沒有熔斷,電源電路板上的電容、電阻這些元件有沒有損壞。有時候電容鼓包、漏液,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它 “搞的鬼”。
再就是對關鍵部件進行測試。熱電偶的話,測量它的熱電勢,和正常的熱電勢數(shù)值對比一下,偏差大就說明熱電偶可能有問題,要么是磨損、腐蝕了,要么是分度號選錯了;對于光學部件,像鏡頭、濾光片,看看有沒有灰塵、污漬附著,用干凈的軟布輕輕擦拭,要是擦完之后測溫精度恢復了,那就是光學部件 “臟了” 導致的故障。
要是前面這些都沒問題,那就得深入到電路板和軟件層面了。電路板上的元件密密麻麻,先觀察有沒有明顯的燒焦、開裂痕跡,有問題的元件通常會 “露出馬腳”。再用萬用表測芯片、晶體管這些關鍵元件的引腳電壓,對照芯片手冊上的標準值,判斷元件是否正常工作。軟件方面,看看儀器的參數(shù)設置有沒有錯誤,比如溫度補償參數(shù)、測量波長設置等,有時候恢復出廠設置或者重新校準一下軟件,故障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