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域(上海)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18年

13524933993

食品農殘檢測
實驗細胞
ATCC細胞
ELISA試劑盒
sigma試劑
ELISA試劑盒(進口)
ATCC
原代細胞
常見細胞
ELISA檢測試劑盒
進口生化試劑
熱銷ELISA Kit
標準品

《自然》社論:中國應當留住科研人

時間:2013-8-1閱讀:1064
分享:

                    多數(shù)博士畢業(yè)人才選擇出國,留在國內的選擇離開學術界

        7月31日出版的《自然》雜志發(fā)表社論——《留在家中》(Staying at home),認為當前中國應當采取措施,努力留住年輕一批的科研人才。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在中國,幾乎所有剛剛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才都選擇將出國作為自己科研事業(yè)的起步,而呆在國內的博士通常選擇離開學術界,進入到待遇豐厚的生物技術、制藥業(yè)等。如此使得科研出現(xiàn)青黃不接,科學家不得不培養(yǎng)新一批研究生來*。
        盡管中國的科研投入在加大,但當前的科研體制迫使很多人才別無選擇,只得離開。特別是,國外很多實驗室的設備優(yōu)于中國,給博士后的待遇可以等同甚至超過一個中國*PI(項目負責人)的待遇。
        中國大學和研究所對招聘高質量(本土)博士后失去信心,他們知道每當一個新職位出現(xiàn)時,很可能就被那些有海外背景的人給搶走。一份平庸的簡歷一旦寫著哪怕是短暫的國外工作經(jīng)歷,其立馬就能打敗一份擁有一堆雖然實在、但是在國內完成的學術成果的簡歷。這樣的教訓是顯而易見的——想在中國成功,先去趟國外吧。
         興許,這樣的情況會有所改變。上海生命科學院神經(jīng)科學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大、清華等機構正在開展一系列人才培養(yǎng)計劃,為年輕人才提供條件不亞于海外的職業(yè)發(fā)展需求。
        這樣的努力在接下來幾年內將是意義重大的。中國的數(shù)家*機構正在考慮提高博士后待遇,還有新設備的投入等。中國的博士也將考慮在國內開始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研究機構在納賢時,將更認真地看待本土人才,而非一味追求海歸。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