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Science》網(wǎng)站刊登北大師生評論文章
閱讀:327 發(fā)布時間:2011-4-21生物通報道 近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王壘教授及其博士生李慧斯針對《Science》雜志2010年11月26日發(fā)表的一篇心理學實驗報告《Reducing the Gender Achievement Gap in College Science: A Classroom Study of Values Affirmation》提出了一些質疑意見,并針對這一報告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Does Self-Affirmation Always Do the Trick?》,于2011年4月6日發(fā)表在《Science》的上。
轉染功能活性蛋白,F(xiàn)ermentas推出產品,快來免費申請樣品!
在這篇文章中王壘教授及其博士生李慧斯對A. Miyake等人認為通過values affirmation的心理學干預方法可以減少不同性別在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領域上的成就差異的觀點提出了批評,對其結論的科學性和可推廣性提出了質疑,并給出了相關的解決建議。
王壘教授及其博士生李慧斯指出,原作者的實驗在方法上存在關鍵性問題,難以為其結論提供可靠的科學支持。主要問題是該實驗的抽樣偏差:那些參與該實驗的學習物理學的女性大學生本身是經(jīng)過大學的“無性別歧視”的篩選,并且她們有足夠的興趣和能力學習STEM。換言之,實驗樣本中不同性別被試本身可能在STEM上是“無差”的。關于是否自我確認總是能使受到性別刻板印象威脅的女性學生提高學業(yè)成就,應采用其他樣本來進行驗證。王壘教授及其博士生李慧斯以簡明而犀利的語言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展示了科學質疑和科學批評的求實精神,得到了《Science》雜志的肯定。
(生物通:何嬙)
作者簡介:
王壘
博士,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工業(yè)與經(jīng)濟心理學中心主任,心理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Clifton領導學講座教授,蓋洛普-北京大學成功心理學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慕尼黑大學人類研究中心研究員,伯克利加州大學文化與行為研究中心教授,新資本名人俱樂部理事長;多家英文核心學術期刊編委;曾留學于英國牛津大學,任教于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在SCI/SSCI核心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近20篇,在國內各類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近70篇;曾任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1996-2003),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主要著作有《人力資源管理》、《管理者》、《組織管理心理學》、《實用人事測量》等;主要譯著有《管理技能開發(fā)》、《領導力》、《戰(zhàn)略人力資源》、《組織行為學》、《心理學與生活》等。曾主持和參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瑞士雅各布基金等十余個科研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