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四川農大:轉錄組測序揭示豬內臟脂肪組織炎癥特征
閱讀:588 發(fā)布時間:2013-6-22為了更好分析VAT和SAT間的不同特征,四川農業(yè)大學李學偉教授和李明洲教授的團隊對豬的VAT和SAT的轉錄組展開比較分析,系統(tǒng)研究與炎癥反應、脂肪酸代謝相關的基因表達譜*。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6月刊的Int J Biol Sci。
實驗已證實,相比于身體脂肪重量,肥胖發(fā)生相關的代謝風險因素與脂肪組織在體內的分布更為相關。在哺乳動物中,脂肪組織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分布,劃分為兩個主要類型,內臟脂肪組織(VAT)和皮下脂肪組織(SAT)。VAT在生化上明顯不同于SAT,其與多種肥胖誘導的疾病相關,如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癥等。為了更好分析VAT和SAT間的不同特征,四川農業(yè)大學李學偉教授和李明洲教授的團隊對豬的VAT和SAT的轉錄組展開比較分析,系統(tǒng)研究與炎癥反應、脂肪酸代謝相關的基因表達譜*。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6月刊的Int J Biol Sci。
研究人員利用Solexa轉錄組測序技術(轉錄組測序服務由聯(lián)川生物提供),對一個SAT—來自背脂肪皮下層和兩個代表性VAT—來自大網(wǎng)膜和腸系膜脂肪組織進行了全基因組范圍的轉錄組差異比較。在這三個來源的脂肪組織中,研究人員獲得了約32.3 M特異的可比對的Reads,覆蓋了約80.2%目前已注釋的轉錄本信息。研究人員同時發(fā)現(xiàn),在皮下和內臟脂肪組織之間多個基因具有表達差異,它們可能與內臟脂肪組織的炎癥特征相關。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本研究結果有助于理解堆積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兩種類型脂肪組織間存在的表型,代謝及功能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