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中科院王佐仁研究組Cell子刊文章
閱讀:648 發(fā)布時間:2014-11-10在果蠅幼蟲中,IV型樹突分支(da)神經元是一種多覺型傷害性感受器(polymodal nociceptor)。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在IV型da神經元對機械痛覺的感知中,ppk26(CG8546)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成果發(fā)表在十一月六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王佐仁,*作者是王佐仁實驗室的研究生郭延猛和王玉萍。
ppk26發(fā)生突變的果蠅幼蟲進行了機械痛覺感知的行為測試,結果果蠅幼蟲表現(xiàn)出了嚴重的行為缺陷。不過這些幼蟲依然能夠正確應答有害的熱刺激。
進一步研究顯示,ppk26與ppk(也稱為ppk1)在同一個通路中起作用,而piezo通過另一個平行通路起作用。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定位在細胞表面的PPK 和PPK26是相互依賴的。文章總接道,PPK和PPK26可能形成了異質型的DEG/ENaC通道,在IV型da神經元的機械傳導中起到*的作用。
就在同一天,Cell Reports雜志還發(fā)表了另一個有關PPK26的研究成果。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華裔科學家詹裕農(Yuh-Nung Jan) 葉公杼(Lily Yeh Jan)領導研究團隊,通過篩選離子通道基因,在傷害感受神經元中鑒定了PPK26。他們對PPK26進行的功能分析,得到了與王佐仁研究組類似的結果:Ppk26與ppk1共表達且相互依賴。(相關報道:院士伉儷Cell子刊發(fā)表離子通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