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富爾邦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

傾點和凝點

時間:2012-9-3 閱讀:4156
分享:

 傾點和凝點

定義 油樣在標準規(guī)定的條件下冷卻時,能夠繼續(xù)流動的zui低溫度稱為傾點。

      油樣在規(guī)定試驗條件下冷卻到液面不移動時的zui高溫度稱為凝點。

意義 潤滑油的凝點或傾點是其低溫流動性的重要質量指標。傾點或凝點高的潤滑油,不能在低溫下使用,否則由于潤滑油在低溫下失去流動性,堵塞油路,不能保證潤滑。對于發(fā)動機潤滑油,由于傾點或凝點高而造成低溫啟動困難。因此,一般選用比使用溫度低10~20℃的傾點或凝點的潤滑油。除須考慮潤滑油的傾點或凝點之外,還應考慮潤滑油的低溫粘度。

石油產品是多種烴類的復雜混合物,每一種烴都有它的凝點,因此當溫度降低時,油品并不立即凝固,要經過一個稠化階段,在相當寬的溫度內逐漸凝固,所以同一個試樣的傾點比凝點約高3~5℃左右。

含蠟油品之所以在低溫下失去流動性,是由于高熔點的石蠟烴(除正構烴外,尚包含少量異構和環(huán)狀烴)以針狀或片狀結晶析出,并互相黏結,形成三維網狀結構,將低熔點油吸附并包于其中,致使整個油品喪失流動性。含蠟油品降低傾點途徑有兩條:一是對基礎油進行深度脫蠟,可以得到低傾點潤滑油,這樣油品的收率低,成本高,同時脫掉大量的正構烴,也有損油品的質量;二是進行適度的脫蠟后,再加降凝劑達到所要求的傾點。降凝劑不能阻止石蠟烴在低溫下結晶析出,而是通過吸附或共晶作用,防止石蠟烴形成三維網狀結晶而失去流動性。不同的潤滑油對降凝劑有不同的感受性,加入量不足或過量都不能達到理想的降凝效果。

測量方法 傾點的測定按GB/T 3535-83標準方法進行,該標準與ISO 3016-1974等效。試樣經預熱后,在規(guī)定的速度下冷卻,每間隔3℃檢查一次試樣的流動性,記錄觀察到試樣能流動的zui低溫度作為傾點。該方法的重復性為:同一操作者重復測定兩個結果之差不超過3℃。再現性為:由兩個實驗室提出的兩個結果之差不超過6℃。

凝點的測定按GB/T 510-83標準方法進行。測定時,將試樣裝在規(guī)定的試管中,冷卻到預期的溫度時,將試管傾斜45°,經過1min,觀察液面是否移動。記錄試管內液面不移動時的zui高溫度作為凝點。該方法的重復性為:同一操作者重復測定兩個結果之差不超過2℃。再現性為:由兩個實驗室提出的兩個結果之差不超過4℃。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產品分類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