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一基實業(yè)有限公司>>公司動態(tài)>>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biological products
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fā)酵工程等生物學技術制成的免疫制劑或有生物活性的制劑??捎糜诩膊〉念A防、診斷和治療。
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醫(yī)用藥品,它是通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物質(如抗體)才發(fā)揮其功效,在人體內出現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或細胞介導免疫。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大腸桿菌可產生某種病毒的抗原,酵母菌可經過基因重組而產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重組痘苗病毒也可產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細胞工程雜交瘤技術問世,雜交瘤細胞可以分泌抗體,所以抗體不一定要免疫動物的血清等。這樣就打破了生物制品的傳統概念,而是菌苗不一定要用細菌,疫苗不一定要用病毒,血清的產品不一定要用血液。
中國事業(yè)基本可滿足控制傳染病流行的需要,但仍落后于某些發(fā)達國家。分人用和獸用,本條目只介紹人用。
概述 在10世紀時,中國發(fā)明了種痘術,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這是人工自動免疫預防傳染病的創(chuàng)始。種痘不僅減輕了病情,還減少了死亡。17世紀時,俄國人來中國學習種痘,隨后傳到土耳其、英國、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后又傳入美洲、非洲。1796年英國人E.詹納發(fā)明接種牛痘苗方法預防天花,他用弱毒病毒(牛痘)給人接種,預防強毒病毒(天花)感染,使人不得天花。
此法安全有效,很快推廣到世界各地。牛痘苗可算作*種安全有效的。微生物學和化學的發(fā)展促進了的研究與制作。19世紀中期,“免疫”概念已基本形成。1885年法國人L.巴斯德發(fā)明狂犬病疫苗,用人工方法減弱病毒的致病毒力,做成疫苗,被狂犬咬傷的人及時注射疫苗后,可避免發(fā)生狂犬病。巴斯德用同樣方法制成雞霍亂活疫苗、炭疽活疫苗,將過去以毒攻毒的辦法改為以弱制強。D.E.沙門、H.O.史密斯等人研究加熱滅活疫苗,先后研制成功傷寒、霍亂等滅活疫苗。19世紀末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和德國人貝林,E.(A.)用化學法處理白喉和破傷風毒素,使其在處理后失去了致病力,接種動物后的血清中和相應的毒素,這種血清稱為抗毒素,這種脫毒的毒素稱為類毒素。R.科赫制成結核菌素,用來檢查人體是否有結核菌感染??乖?mdash;抗體反應概念的出現,有助于臨床診斷。這些為微生物和免疫學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繼續(xù)發(fā)展出各種,在
預防疾病方面越發(fā)顯得重要,是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手段之一。
中國的事業(yè)始于20世紀初。1919年成立了中央防疫處,這是中國*所研究所,規(guī)模很小,只有牛痘苗和狂犬病疫苗,幾種死菌疫苗、類毒素和血清都是粗制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漢、成都、長春和蘭州成立了研究所,建立了中央(現為中國)檢定所,它執(zhí)行國家對質量控制、監(jiān)督,發(fā)放菌毒種和標準品。后來,在昆明設立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生物學研究所,生產研究脊髓灰質炎疫苗?,F已有龐大的生產研究隊伍,成為免疫學應用研究和計劃免疫科學技術指導中心。湯飛凡1957年發(fā)現沙眼病原體,他對中國事業(yè)有很大貢獻。
在控制和消滅傳染病方面,接種預防*,在公共衛(wèi)生措施方面收益*,這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1966年發(fā)表宣言,提出10年內消滅天花,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滅。1978年 WHO又作出擴大免疫規(guī)劃(EPI),目的是對兒童實施免疫。EPI是用四種疫苗預防六種疾病,即卡介苗預防結核??;麻疹活疫苗預防麻疹;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百白破三聯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有計劃地從兒童開始,使世界兒童都得到免疫。1981年,中國響應WHO的號召,實行計劃免疫,按要求用國產四種疫苗預防六種疾病。1988年以省為單位達到了85%的疫苗接種覆蓋率。1990年以縣為單位,兒童達到85%的接種覆蓋率。診斷制劑品種的增多和方法的改進,促進了試驗診斷水平的提高;現已應用到血清流行病學以及疾病的監(jiān)測。中國生產血液制劑已有30多年的歷史,品種在逐年增加。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