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化工儀器網(wǎng)

| 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該商鋪

13820986935

technology

首頁   >>   技術(shù)文章   >>   WSZ系列光學平臺參考實驗講義v1.3

天津市拓普儀器有限公司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wù)

WSZ系列光學平臺參考實驗講義v1.3

閱讀:6430      發(fā)布時間:2014-9-17
分享:

前  言

 

WSZ型光學實驗平臺是根據(jù)教育部高教普物光學實驗大綱的要求而設(shè)計的。平臺系統(tǒng)由光學實驗平臺、平臺工作臺、多維調(diào)整架、光源、光學元件組成。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驗要求,選擇合適的組件安排實驗,進行開放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實驗技巧,提高教學質(zhì)量。

該產(chǎn)品分幾何光學、物理光學及近代光學三大類,共26個實驗項目。其中幾何光學實驗8個,物理光學實驗11個,近代光學實驗7個。其中有9個是演示實驗,其他均為測量實驗。加*的二十七和二十八實驗為選做實驗。對于書中所列的數(shù)據(jù)和透鏡焦距的大小要靈活使用,無須嚴格按照書中的數(shù)值處理實驗。儀器采用開放式教學,老師可以根據(jù)實驗要求選用合適的通用組件安排多種實驗。

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參考講義中難免有各種缺陷,參考講義僅供各位老師參考。

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單 位:天津拓普儀器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市南開區(qū)凌賓路凌奧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1號樓3層

電 話:、88289918

傳 真:

tjtp@tjtp.com

 

目   錄

 

光學實驗預備知識

實驗一     用自準法測薄凸透鏡焦距f ………………………………………………6

實驗二     用位移法測薄凸透鏡焦距f ………………………………………………8

實驗三     目鏡焦距fe的測量 ………………………………………………………10

實驗四     自組顯微鏡 ………………………………………………………………12

實驗五     自組望遠鏡 ………………………………………………………………14

實驗六     自組透射式幻燈機(投影系統(tǒng)) ………………………………………16

實驗七     測節(jié)點位置及透鏡組焦距 ………………………………………………18

實驗八     自組加雙保羅棱鏡的正像望遠鏡 ………………………………………21

實驗九     楊氏雙縫干涉 ……………………………………………………………23

實驗十     菲涅爾雙棱鏡干涉 ………………………………………………………26

實驗十一   菲涅爾雙面反射鏡干涉 …………………………………………………29

實驗十二   勞埃德鏡干涉 ……………………………………………………………32

實驗十三   牛頓環(huán)裝置 ………………………………………………………………34

實驗十四   夫郎和費單縫衍射 ………………………………………………………37

實驗十五   夫郎和費圓孔衍射 ………………………………………………………40

實驗十六   菲涅爾單縫衍射 …………………………………………………………42

實驗十七   菲涅爾圓孔衍射 …………………………………………………………43

實驗十八   菲涅爾直邊衍射 …………………………………………………………45

實驗十九   偏振光分析 ………………………………………………………………47

實驗二十   棱鏡攝譜儀 ………………………………………………………………53

實驗二十一 光柵單色儀 ………………………………………………………………55

實驗二十二 全息照相 …………………………………………………………………58

實驗二十三 制作全息光柵 ……………………………………………………………63

實驗二十四 阿貝成像原理和空間濾波 ………………………………………………66

實驗二十五 θ調(diào)制和顏色合成 ………………………………………………………70

實驗二十六 測量空氣折射率 …………………………………………………………72

*實驗二十七 等傾干涉  ………………………………………………………………76

*實驗二十八 法布里—珀羅干涉  ……………………………………………………80

參考文獻

光學實驗預備知識

光學實驗是普通物理實驗的一個重要部分。這里先介紹光學實驗中經(jīng)常用到的知識和調(diào)節(jié)技術(shù)。初學者在做實驗以前應認真閱讀這些內(nèi)容,并且在實驗中遵守有關(guān)規(guī)則和靈活運用有關(guān)知識。

一、光學元件和儀器的維護

透鏡、棱鏡等光學元件,大多數(shù)是用光學玻璃制成的。它們的光學表面都是經(jīng)過仔細的研磨和拋光,有些還鍍有一層或多層薄膜。對這些元件或其材料的光學性能(例如折射率、反射率、透射率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它們的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可能很差,若使用和維護不當,則會降低光學性能甚至損壞報廢。造成損壞的常見原因有:摔壞、磨損、污損、發(fā)霉、腐蝕等。為了安全使用光學元件和儀器,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則:

  • 必須在了解儀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后方可使用。
  • 輕拿輕放,勿使儀器或光學元件受到?jīng)_擊或震動,特別要防止摔落。不使用的光

學元件應隨時裝入盒內(nèi)并放入平臺的箱子內(nèi),放入干燥器中保存。

  • 切忌用手接觸元件的光學表面。如必需用手拿光學元件時,只能接觸其磨沙面,

如透鏡的邊緣、棱鏡的上下底面等(如預備圖-1)。

 

  • 光學表面上如有灰塵,用實驗室專備的干燥脫脂棉輕輕拭去或用橡皮球吹掉。
  • 光學表面上若有輕微的污痕或指印,用清潔的鏡頭紙輕輕拂去,但不要加壓擦拭,

更不準用手帕、普通紙片、衣服等擦拭。若表面有較嚴重的污痕或指印,應由實驗室人員用丙酮或酒精清洗。所有鍍膜面均不能接觸或擦拭。

  • 防止唾液或其溶液濺落在光學表面上。
  • 調(diào)整光學儀器時,要耐心細致,一邊觀察一邊調(diào)整,動作要輕、慢,嚴禁盲目及

粗魯操作。

  • 儀器用畢后應放回箱內(nèi)或加罩,防止灰塵沾污。

二、消視差

光學實驗中經(jīng)常要測量像的位置和大小,經(jīng)驗告訴我們,要測準物體的大小,必須將量度標尺與被測物體緊貼在一起。如果標尺遠離被測物體,讀數(shù)將隨眼睛的位置不同而有所改變,難以測準,如預備圖-2所示??墒窃诠鈱W實驗中被測物往往是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像,怎樣才能確定標尺和待測像是緊貼在一起的呢?利用“視差”現(xiàn)象可以幫助我們解

決這個問題。為了認識“視差”現(xiàn)象,讀者可做一簡單實驗:雙手各伸出一只手指,并使一指在前,一指在后相隔一定距離,且兩指平行。用一只眼睛觀察,當左右(或上下)晃動眼睛時(眼睛移動方向應與被觀察手指垂直),就會發(fā)現(xiàn)兩指間有相對移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視差”。而且還會看到離眼近者,其移動方向與眼睛移動方向相反;離眼遠者則與眼睛移動方向相同。若將兩指緊貼在一起,則無上述現(xiàn)象,即無“視差”。由此可以利用視差現(xiàn)象來判斷測像與標尺是否緊貼。若待測像和標尺間有視差,說明它們沒有緊貼在一起,則應該稍稍調(diào)節(jié)像或標尺位置,并同時微微晃動眼睛觀察,直到它們之間無視差后方可進行測量。這一調(diào)節(jié)步驟,我們常稱之為“消視差”。在光學實驗中,“消視差”常常是測量前*的操作步驟。

三、共軸調(diào)節(jié)

光學實驗中經(jīng)常要用一個或多個透鏡成像。為了獲得質(zhì)量好的像,必須使各個透鏡的主光軸重合(即共軸)并使物體位于透鏡的主光軸附近。此外透鏡成像公式中的物距、像距等都是沿主光軸計算長度的,為了測量準確,必須使透鏡的主光軸與帶有刻度的標尺平行。為了達到上述要求的調(diào)節(jié)我們統(tǒng)稱為共軸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方法如下:

1、粗調(diào),將光源、物和透鏡靠攏,調(diào)節(jié)它們的取向和高低左右位置,憑眼睛觀察,使它們的中心處在一條和標尺平行的直線上,使透鏡的主光軸與標尺平行,并且使物(或物屏)和成像平面(或像屏)與平臺垂直。這一步因單憑眼睛判斷,調(diào)節(jié)效果與實驗者的經(jīng)驗有關(guān),故稱為粗調(diào)。通常應再進行細調(diào)(要求不高時可只進行粗調(diào))。

2、細調(diào),這一步驟要靠其他儀器或成像規(guī)律來判斷和調(diào)節(jié)。不同的裝置可能有不同的具體調(diào)節(jié)方法。下面介紹物與單個凸透鏡共軸的調(diào)節(jié)方法。

使物體與單個凸透鏡共軸實際上是指將物上的某一點調(diào)到主光軸上。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知道如何判斷物上的點是否在透鏡的主光軸上。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即可判斷。如預備圖-3所示,當物AB與像屏之間的距離b大于4f時,將凸透鏡沿光軸移到O1O2位置都能在屏上成像,一次成大像A1B1,一次成小像A2B2。物點A位于光軸上,則兩次

像的A1和A2點都在光軸上而且重合。物點B不在光軸上,則兩次像的B1和B2一定都不在光軸上,而且不重合。但是,小像的B2點總是比大像的B1點更接近光軸。由此可知,若要將B點調(diào)到凸透鏡光軸上,只需記住像屏上小像的B2點位置(屏上貼有坐標紙供記錄位置時作參照物),調(diào)節(jié)透鏡(或物)的高低左右,使B1向B2靠攏。這樣反復調(diào)節(jié)幾次直到B1與B2重合,即說明B點已調(diào)到透鏡的主光軸上了。

若要調(diào)多個透鏡共軸,則應先將物上B點調(diào)到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然后,同樣根據(jù)軸上物點的像總在軸上的原理,逐個增加待調(diào)透鏡,調(diào)節(jié)它們使之逐個與*個透鏡共軸。

會員登錄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