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熱像儀的工作原理
分析紅外熱像儀的工作原理:
紅外熱像儀是被動紅外成像。在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于零度(-273.16攝氏度)的物體都不斷地輻射著紅外線,這種現(xiàn)象稱為熱輻射。紅外線是一種人眼不可見的光波,無論白天黑夜,物體都會輻射紅外線,但紅外線不論強弱,人們都看不到。紅外熱像儀就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光學成像物鏡接收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經過紅外光學系統(tǒng)紅外探測器的光敏源上利用電子掃描電路對被測物的紅外熱像進行掃描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處理、轉換或標準視頻信號通過電視屏或監(jiān)測器顯示紅外熱圖像。利用這種原理制成的儀器為紅外熱像儀。它通過探測微小的溫度差別,產生的圖像是熱圖像。
可見,紅外熱像儀在*無光、距離較遠時都可對物體成像,它不僅可在*無光的情況下觀測,而且可以在黑夜或濃厚的yan幕、云霧中探測到對方的目標,包括已偽裝的目標和高速運動目標,同時還要求在遠距離上識別目標,因而紅外熱像儀屬現(xiàn)今的夜視儀。被觀察物體一般都比周圍環(huán)境溫度高,因此也就成了熱像儀好的觀察對象。在夜間以及惡劣氣候條件,采用紅外熱成像監(jiān)控設備可以對各種目標,如人員、車輛等進行監(jiān)控。夜晚可見光器材已經不能正常工作,觀測距離大幅縮短,如果采用人工照明的手段,則容易暴露目標。若采用微光夜視設備,它同樣也工作在可見光波段,依然需要外界光照明,在城市中工作尚可,但在野外工作時,則觀測距離大幅縮短。而紅外熱像儀是被動接受目標自身的紅外熱輻射,與氣候條件無關,無論白天黑夜均可以正常工作,同時可以避免暴露自身。
尤其在雨、霧等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由于可見光的波長短,克服障礙的能力差,因而觀測效果差,甚至不能工作,但紅外線的波長較長,克服雨、雪、霧的能力較高,因此仍可以在較遠的距離上正常觀測目標。因此在安防領域紅外熱像儀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設備。
在國外,紅外熱像儀已廣泛應用于安全防范系統(tǒng)中,成為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的明星。而在國內,現(xiàn)階段發(fā)展也非常迅速。由于紅外熱像儀具有隱蔽式探測功能,因為沒有光的需要,所以省去了您制造可見光的費用,入侵者甚至無法知道他們正在被監(jiān)視。而且具有穿透yan、霧、雨shui、yan云等惡劣情況持續(xù)工作,可視距離達數(shù)公里,非常適合邊境巡邏、暴力防御、夜間偵察、工業(yè)安防、設備安防、碼頭港口安防、商業(yè)安防等領域。
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單位,例如:機場安全監(jiān)測、民航設施、重要的行政中心、銀行的金庫、機要室、軍事要地、監(jiān)獄、文物、危險物品庫等重要場所等地,為了防止被盜,必須采取監(jiān)控措施。而這些場所,由于消防、防爆,防光對文物的腐蝕或者其它一些原因,不允許用燈光照明,就得考慮采用夜視器材,所以特別適合紅外熱像儀,可以24小時處于運行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