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溶血性鏈球菌分類及抗原結構
閱讀:1403 發(fā)布時間:2013-8-21溶血性鏈球菌分類及抗原結構
(1)α-溶血性鏈球菌:菌落周圍有1-2mm寬的草綠色溶血環(huán),也稱甲型溶血,這類鏈球菌多為條件致病菌。
(2)β-溶血性鏈球菌:菌落周圍形成一個2-4mm寬、界限分明、*透明的無色溶血環(huán),也稱乙型溶血,因而這類菌亦稱為溶血性鏈球菌,該菌的致病力強,常引起人類和動物的多種疾病。
(3)γ-鏈球菌:不產生溶血素,菌落周圍無溶血環(huán),也稱為丙型或不溶血性鏈球菌,該菌無致病性,常存在于乳類和糞便中,偶爾也引起感染。抗原結構
鏈球菌的抗原構造較復雜,主要有三種:
(1)核蛋白抗原 或稱P抗原,無特異性,各種鏈球菌均相同。
(2)多糖抗原 或稱C抗原,系群特異性抗原,是細胞壁的多糖組分,可用稀鹽酸等提取。
(3)蛋白質抗原
或稱表面抗原,具有型特異性,位于C抗原外層,其中可分為M、T、R、S四種不同性質的抗原成分,與致病性有關的是M抗原。
溶血性鏈球菌培養(yǎng)基由于配制的原料不同,使用要求不同,而貯存保管方面也稍有不同。一般培養(yǎng)基在受熱、吸潮后,易被細菌污染或分解變質,因此一般培養(yǎng)基必須防潮、避光、陰涼處保存。對一些需嚴格滅菌的培養(yǎng)基(如組織培養(yǎng)基),較長時間的貯存,必須放在2~6℃的冰箱內。由于液體培養(yǎng)基不易長期保管,現在均改制成粉末。我司月底主推培養(yǎng)基類產品,咨詢訂購您所需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