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之手工制作顯微鏡
其實吧,小時候就一直對光學很有興趣。小時候大概初中的時候,學過物理課,了解了光學的透鏡成像原理以后,就做過好幾個天文望遠鏡。至于顯微鏡,因為其材料當時很難找,就一直沒有動手。今天在整理我的雜物箱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幾個拆下廢棄的鏡頭,其中有一個監(jiān)視用攝像頭的鏡頭,還有一個很小的電腦用攝像頭的鏡頭,焦距正好一長一短,突然就起了做一個簡易顯微鏡的念頭。
- 1 原理
- 2 材料
- 3 開始制作
- 4 使用效果
- 5 DIYer簽到處
1 原理

- 這是當年虎克的*臺真正意義上的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比我這個可高多了。我這個放大倍數(shù)不是非常高,不過也好,平時可以用來檢查貼片元件的焊點,就很好用了。倍數(shù)太高就不能手持了。

- 這大概就是個顯微鏡的成像光路結構,其實就是我們一般的望遠鏡的倒置結構,目鏡變成了物鏡,而原來的物鏡成了目鏡。因為設計關系,我這個顯微鏡需要眼睛距離目鏡比較遠才能看清成像,畢竟簡單么...至于我選擇攝像鏡頭做顯微鏡的原因,是因為成品鏡頭都有嚴格的設計,可以消除單片透鏡成像導致的各種色差和像差,這樣做出來的成像品質會好很多。


- 來看一下實際商品化的顯微鏡,其結構就復雜的多了,有很多附加鏡片和機構,可以達到很高的放大倍數(shù)和的成像。
2 材料

材料主要是:
○ 兩個合適焦距的鏡頭。一長一短,焦距差異越大,放大倍數(shù)也越大。
○ 兩張厚實一些的A4紙。
○ 植絨帶背膠的黑色消光紙。根據(jù)你做的體積大小來確定其面積(大一些的電子市場有售,很便宜的)。
○ 3M的雙面膠一卷。
工具:
● 鋒利的剪刀一把。
3 開始制作


- 然后,手動實驗下成像情況。長焦距的鏡頭正反方向隨意,但是如果你也用的是我這樣的電腦攝像頭鏡頭,就會有個問題,其原本對著被攝物體的鏡片那一面,焦點位置在鏡片內部。如果這一面對著被攝物體,那么很可能會因為位置的關系導致無法成像。所以在這里,我們把面朝原本CCD的那面鏡片朝外,對著要顯微的物體。實驗了下,手動對焦很麻煩,稍微一動成像軸就偏移掉了沒辦法成像,這一步需要耐心哦~這個組合成像狀態(tài)下兩個鏡頭的位置大概距離3CM。

- 把厚實一些的A4紙裁剪成5CM寬的紙條,可以多裁一些,然后卷繞在長焦距鏡頭上,為了防止有外來光線干擾成像,可以在內部貼上帶背膠的消光紙,消光效果很不錯。


- 下面處理物鏡部分。和目鏡的處理辦法差不多,也是層層卷繞,增加厚度。

- 卷繞好的物鏡??梢钥匆娨粚訉影∫粚訉拥募?。卷繞好以后,目鏡桶和物鏡桶的兩頭,用502膠水點一圈,粘牢固就行,防止松脫。
當當當當!~
合體?。?!
這東西就已經做好了,哇哈哈?。

- 左邊是目鏡,右邊是物鏡哦!然后根據(jù)實際的成像情況,來調整伸縮的長短距離。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越短,放大倍數(shù)就越小,當然,也是有個調節(jié)限度的。
4 使用效果

來看看實際拍攝對比。

- 這是GOOT的吸錫帶,單根銅絲的實際測量直徑是0.06MM。

- 看看成像,感覺像不像鄉(xiāng)下曬東西用的蘆葦帳子?側面用了強光電筒補光了,導致反差過大,紫邊華麗麗的出現(xiàn)了,杯具......


小DC渣畫質,隨便看看得了,實際肉眼看成像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成像景深很淺,對焦需要考驗耐心。
各位“充滿生命的折紙"愛好者們,不打算做一個來看看究竟那傳說中的生命力體現(xiàn)在哪里么?
5 DIYer簽到處
本文轉載至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