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安全化工篇(一)
一、概述
化學實驗室中化學試劑使用量大,易燃、易爆、有毒甚至是種類繁多、復雜,存有各種高壓氣體鋼瓶。
實驗過程中產生的“三廢”物質,以及大量過期或失效試劑的處理等,都極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重大的安全隱患。
同時,實驗室多而分散且相對獨立的特點也給管理增加了難度。
二、危險化學品分類
根據(jù)我國《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將危險貨物劃分為以下9類
類 爆炸物
凡是受到摩擦、撞擊、震動、高溫或其他外界因素的激發(fā)能發(fā)生爆炸的物品,均屬于爆炸物。
第二類 氣體
此處的氣體主要是指儲存于耐壓容器中的壓縮氣體、液化氣體和低溫液化氣體。
第三類 易燃液體
主要指在其閃點溫度是放出易燃蒸汽的液體或液體混合物和液態(tài)退敏爆炸物。
第四類 易于自燃的物質
包括易燃固體、發(fā)火物質、自熱物質和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第五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氧化性物質: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引發(fā)氧化反應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質燃燒的物質。
有機過氧化物: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質,為熱不穩(wěn)定物質,可能發(fā)生放熱的自加速分解。
第六類 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毒性物質:經吞吸入或皮膚接觸后可能造成死亡或嚴重受傷或損害健康的物質。
感染性物質:含有病原體的物質,包括生物制品、診斷樣品、基因突變的微生物體和其他媒介,如病毒蛋白等。
第七類 放射性物質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的,其中某些物質包含不穩(wěn)定原子核,能發(fā)生衰變,不受外界溫度、壓力影響地放出肉眼無法觀察也無法感覺的射線,自身變?yōu)檩^為穩(wěn)定的更輕的原子,這些物質成為放射性物質。
第八類 腐蝕性物質
主要指通過化學作用使生物組織接觸時造成嚴重損傷,在滲漏時會嚴重損害甚至毀壞其他貨物或運載工具的物質。
第九類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
其它類別未包括的危險性物質和物品,如危害環(huán)境物質、高溫物質、經過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