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化工儀器網(wǎng)!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當前位置: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蛋白質結構解析六十年
上個世紀初,科學家們認為蛋白質是生命體的遺傳物質,而具有*的作用。隨著這個理論被證偽,真正的遺傳物質DNA的結構被給予了很大關注。然而,蛋白質作為生命體的重要大分子,其重要性也從未被忽視,而且在1950年代開始,科學家一直在探尋DNA序列和蛋白質序列的相關性。與此同時,蛋白質測序和結構解析蛋白質結構的努力開始慢慢獲得回報。更多的生化研究揭示了蛋白質的功能重要性,因此蛋白質的三維結構的解析對于深入理解蛋白質功能和生理現(xiàn)象起著決定性作用。
本文簡要回顧了蛋白質結構解析的重大歷史事件,并總結了蛋白質結構解析的常用方法和結構分析方向。通過了解蛋白質結構,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生物體的蛋白的理化特性,以及其相關聯(lián)的化學反應途徑及其機制,對于我們認識生物世界和研發(fā)治療方法和藥
在1958年,英國科學家John Kendrew和Max Perutz首先發(fā)表了用X射線衍射得到的高分辨率的肌紅蛋白Myoglobin的三維結構,然后是更加復雜的血紅蛋白Hemoglobin。因此,這兩個科學家分享了196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事實上,這項工作在早在1937年就開始了。
然后在1960年代,蛋白質結構解析方法不斷進步,獲得了更高的解析精度。這個時期,蛋白質序列和DNA序列間關系也被發(fā)現(xiàn),中心法則被Francis Crick提出,然后科學界見證了分子生物學的崛起。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的名稱在1962年開始被廣泛接受和使用,并逐漸演變出一些支派,如結構生物學。然后在1964年,Aaron Klug提出了一種基于X射線衍射原理發(fā)展而來的全新的方法電子晶體學顯微鏡(crystallographic electron microscopy ),可以解析更大蛋白質或者蛋白質核酸復合體結構。因為這項研究,他獲得了1982諾貝爾化學獎。1969年,Benno P. Schoenborn 提出可以用中子散射和原子核散射來確定大分子中固定位置的氫原子坐標。
進入1970年代,很多新的方法開始發(fā)展。存儲蛋白質三維結構的Protein Data Bank(1971年) 開始出現(xiàn),這對于規(guī)范化和積累蛋白質數(shù)據(jù)有著重要意義。1975年新的一種儀器叫做多絲區(qū)域檢測器,讓X-ray的檢測和數(shù)據(jù)收集更加快速。次年,Robert Langride將X-ray衍射數(shù)據(jù)可視化,并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成立了一個計算機圖形實驗室。同年,KeithHodgson和同事證明了可以使用同步加速器獲得的X射線并對單個晶體進行照射,并取得了很好的實驗效果。然后在1978年,核磁共振NMR被用于蛋白質結構的解析;同年*高精度病毒(西紅柿叢矮病毒)衣殼蛋白結構被解析。
在1980年代,更多蛋白質結構被解析,蛋白質三維結構的描述越來越成熟,而且蛋白質結構解析也被*成為藥物研發(fā)的關鍵步驟。在1983年,冷凍蝕刻的煙草花葉病毒結構在電子顯微鏡結構下得到描述。兩年后德國科學家John Deisenhofer等解析出了細菌光合反應中心,因此他們共享了198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次年,兩個課題組解析了HIV與復制相關的蛋白酶結構,對針對HIV的藥物研發(fā)提供了理論基礎。
下一個十年,因為大量同步加速器輔助的X射線衍射的使用,數(shù)千個蛋白質結構得到解析,迎來了蛋白質結構組的曙光。1990年多波長反常散射方法(MAD)方法用于X射線衍射晶體成像,與同步輻射加速器一起,成為了近二十多年來的zui常用的的方法。Rod MacKinnon在199年發(fā)表了*個高精度的鉀離子通道蛋白結構,對加深神經(jīng)科學的理解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他分享了200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Ada Yonath等領導的課題組在1999年解析了核糖體結構(一種巨大的RNA蛋白質復合體)。
進入新千年,更多的技術細節(jié)被加入到蛋白質解析研究領域。2001年,Roger Kornberg和同事們描述了*個高精度的RNA聚合酶三維結構,正因此五年后他們共享了諾貝爾化學獎。2007年,*G蛋白偶聯(lián)受體結構的解析更是對藥物研究帶了新的希望。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大的蛋白質結構得到解析。Cryo-EM超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用于超大蛋白質結構成像的研究日益成熟,并開始廣泛用于蛋白質結構的解析。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