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高鐵列車生產全過程揭秘 每列車裝萬根電纜
閱讀:548 發(fā)布時間:2016-2-25
高鐵列車生產全過程揭秘 每列車裝萬根電纜
大家平時坐的高鐵基本上都是采用鋁合金框架結構,而城市的地鐵則有鋁合金車體、不銹鋼車體等。由于鋁合金的材料特點,是生產高鐵的的材料之一,但是鋁合金的下料、焊接性等,促使其成為高鐵列車整車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
高速下會車和出入隧道時,高鐵列車面臨的氣密性問題很嚴重。為追求舒適,中國高鐵目前的氣密性指標設定為車內壓力波動小于200帕每秒。這個數值小于飛機艙內的指標,所以坐高鐵耳鳴的人少。一節(jié)車體上,有70多種不同斷面的鋁合金型材,zui薄的地方為1.5mm,zui厚的地方為4mm。鋁合金焊接不僅比其他焊接難度高,對焊接環(huán)境有恒溫恒濕的高要求,也是對操作者身體有傷害的工種,此,在國內幾家高鐵動車組生產的企業(yè)都配置有恒溫恒濕環(huán)保焊接生產車間。
車體生產的過程是這樣的:先將購進的鋁合金原材料按尺寸采用激光、水切割等工藝下料,之后加工焊接成不同部件,這些部件被組合,zui終組焊成一個車體。在這樣的工廠中,每4小時完成1輛車體的生產。車體加工的長焊縫全部由機器人完成,小的部位由人手工焊接,現在開始,攪拌摩擦焊、激光復合焊等新的焊接工藝在得到應用。
車體按結構形式分中間車和帶駕駛室的頭車兩種。中間車為基礎車型,被分為底架、側墻、車頂、外端墻、內端墻等幾大部件分別焊接,這幾部分基本同步開始制作。將上面這些組合焊接在一起,一個車體就出現了。它是鋁合金材質,體型巨大,那色彩和體型,有后現代的感覺。
zui難的車體制造應該是頭車的車體,就是有駕駛室的車體。它主要是手工組焊,工藝更為復雜,尺寸要求更為苛刻。
車體焊接完成,甚至是在焊接的過程中,都在不斷地進行調直打平,可以理解為對這個鋼鐵大家伙的精細修整,用的是打磨的方法。打磨幾乎和焊接一樣重要,目的在于消除應力,保證車身的平整度。
安裝中的車門,顯露著這一部位的復雜構。車門是動車組一個安全控制點,要保證數十萬次準確操作。之后,工人們請出已做好的轉向架,將車體吊裝上去,稱為落車。落車的過程,總是有一份驚艷。這時總是場面很大,因為車體本身不??;這時候總是有一種愉快,因為即將進入完工。
當車體制作完成后,涂裝工藝開始。車體前后要多次上膩子,底漆和面漆的噴涂也是多次,zui后全身白色的車體出現。涂裝那個銀色的車體看不到了,變成了我們在站臺上看到的那些白色的列車車身。這時候,車體還是沒有輪子,它被用氣墊船送進總組裝車間。
動車組每列車約1萬多根電線電纜,必須準確無誤地可靠連接。電線下料區(qū),以白色背板模擬現實車輛,按1:1下線,然后對電線電纜成束捆扎。日常生活里一個耳機線也能亂成一團的情形常常出現,1萬多根電線電纜在這里整齊有序,配線的錯誤率僅為萬分之0.25。被管理成一束一束的電纜,之后被安裝在車上。
全長120米的生產線,5臺焊接機器人、2條自動運輸線,重量不輕的構架在流水線上如同一個小玩具一樣被傳送、焊接、翻轉、輸出。
車上安裝是防寒材料、地板、風道、車窗、座椅、裝飾件等安裝,車下大部件主要是變壓器、變流器等,車頂主要安裝受電弓和主電力線,高鐵列車在這里被*武裝起來。
車門是動車組一個安全控制點,要保證數十萬次準確操作。之后,工人們請出已做好的轉向架,將車體吊裝上去,稱為落車。落車的過程,總是有一份驚艷。這時總是場面很大,因為車體本身不??;這時候總是有一種愉快,因為即將進入完工。
試驗完畢,高鐵列車已*具備上線條件,全新的動車組等待調度命令,出了廠區(qū)的線進入運營線路,開始自己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