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投放絕育蚊子能夠阻止寨卡病毒以及其他疾病的傳播。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zui致命的動物就是蚊子。每年大約有7億人因為蚊子而感染瘧疾、登革熱、西尼羅病毒、寨卡病毒等,數(shù)百萬人死于蚊媒疾病,而且其中很多疾病無法用藥物治愈。的辦法是首先防止被蚊蟲叮咬,但隨著氣候變暖,昆蟲北遷,活動范圍增大,防范也越來越困難。
在過去幾十年里,政府機構和非營利組織曾嘗試通過大面積噴灑殺蟲劑來阻止發(fā)展中國家的蚊媒疾病傳播。但是這樣做的成本太高了,而且當蚊子對常用化學物質產(chǎn)生耐藥性后,成本也隨之增加。美國開發(fā)署(USAID)已經(jīng)開始尋找其他控制蚊子的方法。
一種方法是圈養(yǎng)雄蚊子,以放射性光線照射使之絕育,然后放歸自然。這些蚊子不會明白自己已經(jīng)失去繁殖能力,所以它們?nèi)匀唤吡M行繁殖行為。如果數(shù)量足夠大的話,這些絕育蚊子將戰(zhàn)勝野生雄蚊子,贏得雌性蚊子的垂青,將當?shù)匚米訑?shù)量減少90%。
這種方法已經(jīng)施行了約半個世紀的時間,但在發(fā)展中國家投放絕育蚊子仍然是個挑戰(zhàn)。由于道路不通或路況差,所以可能無法用汽車或卡車進行投放,而使用載人飛機進行投放的成本又太高。
2016年,USAID資助了一家名為WeRobotics(位于特拉華州威明頓市)的機構,進行自動化無人機投放絕育蚊子系統(tǒng)的設計。USAID和WeRobotics公司都想知道,無人機是否能夠取代傳統(tǒng)飛機,管理數(shù)百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的蚊子數(shù)量。WeRobotics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亞當•克拉普陶克斯(Adam Klaptocz)說:“我們希望利用無人機大范圍增加我們所能覆蓋的區(qū)域面積。”
克拉普陶克斯及其同事創(chuàng)建WeRobotics的目的是探索無人機能夠對社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方法。在過去幾年里,他們在世界各地的發(fā)展中國家建立了社區(qū)機器人實驗室。WeRobotics與合作伙伴曾利用無人機在尼泊爾繪制道路圖,在秘魯運送藥品,在颶風“瑪利亞”過后協(xié)助加勒比海區(qū)域實施人道主義救援。
━━━
公司的項目是在南美洲測試一個基于無人機的蚊子控制系統(tǒng)原型。這一項目的挑戰(zhàn)并不在于無人機本身,而是如何利用無人機運輸和釋放蚊子??死仗湛怂菇忉尩溃?ldquo;蚊子是非常脆弱的動物,如果把幾十萬只蚊子放在一個小盒子里,它們就會受傷,導致無法和野生蚊子競爭。”
項目的目標是在無人機上裝載盡可能多的蚊子。然而,克拉普陶克斯說,擁擠也是一個存在的問題,因為這些昆蟲聚集在一起會有“大量的腿和翅膀”。但他表示,可以將它們放在預先冷卻的容器中:“在4~8℃時,蚊子會進入睡眠狀態(tài),這樣便可以以相當大的密度堆放了。”
當然,控制蚊子的釋放也很重要,不能一次性全部放出。“為了將蚊子從容器中釋放出來,我們嘗試了不同的系統(tǒng),包括振動和踏車。”他說,“目前,我們使用的是一個帶孔的旋轉元件,蚊子可以從孔里掉出來。”蚊子從孔里出來后,在離開無人機之前,會在二級容器中待上幾秒的時間,使體溫上升到外部空氣一致,確保釋放的時候蚊子已經(jīng)蘇醒并可以飛行。
杜克大學的新型醫(yī)療保健技術專家羅伯特•馬爾金(RobertMalkin)說,目前還不清楚無人機是否比人背著背包釋放蚊子的方式更有效。而且,在基礎設施匱乏的偏遠地區(qū),維持任何形式的投放操作都將是一個挑戰(zhàn)。他說:“但無人機可能會有效,而且這個項目聽起來不錯。”
在2018年初,WeRobotics將在南美洲或中美洲一些地區(qū)為USAID開展*絕育雄蚊子的試驗。克拉普陶克斯說:“下一步,我們將開展控制試驗,對昆蟲標記后將其釋放,然后重新捕捉回來,檢測它們的健康程度。”
WeRobotics投放系統(tǒng)適用于不同種類的蚊子和任何型號的無人機。在未來的項目中,它運輸和釋放的蚊子可能是由于基因被修改或感染了沃巴赫氏菌而產(chǎn)生絕育后代的轉基因雄蚊子,也可能是感染了沃巴赫氏菌的雌蚊子,這些蚊子在叮咬過程中不會傳播疾病。
但在對任何活蚊子進行測試之前,WeRobotics必須與當?shù)厣鐓^(qū)合作并獲得他們的支持。克拉普陶克斯說:“我們的目標是控制疾病載體,但事實上,我們要將數(shù)量龐大的蚊子放入社區(qū),還要在上空放飛無人機。所以,從一開始就必須和居民交流,讓他們參與進來,從而與社區(qū)協(xié)作。”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