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絮凝劑后礬花不下沉的原因

時間:2025-5-9閱讀:125

加絮凝劑后礬花不下沉是污水處理中的常見問題,可能由以下原因導致:

1. ?藥劑配比或用量不當?

  • ?投加量不匹配?

    :PAC(聚合氯化鋁)或PAM(聚丙烯酰胺)投加過少時,絮凝效果差,難以形成大顆粒礬花;過量投加則可能導致膠體保護現(xiàn)象,抑制沉降。

  • ?比例失調?

    :PAC與PAM的配比需通過實驗優(yōu)化。例如,PAC用量建議為單獨最佳效果的1/4~1/3,剩余部分由PAM橋聯(lián)完成。

2. ?攪拌條件不適宜?

  • ?速度或時間不當?

    :攪拌過快或時間過長會打碎已形成的礬花,建議采用“先快后慢"模式(如反應階段20-30轉/分,慢攪5分鐘)。

  • ?混合不充分?

    :若藥劑與原水混合不均,會導致礬花分布松散,影響沉降。

3. ?水質特性干擾?

  • ?pH值異常?

    :超出PAC/PAM的最佳作用范圍(通常中性至弱堿性)時,絮凝效果下降。

  • ?有機物或表面活性劑?

    :溶解態(tài)有機物或表面活性劑可能包裹膠體顆粒,阻礙礬花聚集。

4. ?礬花比重與形態(tài)異常?

  • ?比重問題?

    :礬花比重小于1時會懸浮或上浮,需調整藥劑類型(如改用比重更大的鐵鹽)或減少PAC用量以避免CO?氣泡上浮。

  • ?顆粒過小?

    :若礬花呈小顆粒狀而非絮狀,可能是絮凝時間不足(需延長至10分鐘以上)或助凝劑(PAM)未有效橋聯(lián)。

5. ?其他操作因素?

  • ?沉淀時間不足?

    :需靜置至少5-10分鐘以確保充分沉降。

  • ?藥劑選擇錯誤?

    :例如高濁度污水需聯(lián)合使用無機絮凝劑(如PAC)與有機高分子助凝劑(如CPAM)。

image.png

會員登錄

X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