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展廳收藏該商鋪

您好 登錄 注冊

當前位置:
山東明基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IC厭氧反應器8大運行

技術文章

IC厭氧反應器8大運行

閱讀:461          發(fā)布時間:2019-6-20

1. 污泥菌種

厭氧污泥中具處理污染物能力的就是細菌等機物質,菌群的組成及菌種的成分決定了其顆粒強度、產(chǎn)甲烷活性及對污水的適應能力。一般來說,厭氧顆粒污泥中機物成分占70%左右,污泥外部菌種主要為絲菌,污泥內部主要為桿菌、球菌等。

2. pH

反應器進水PH值一般應控制在6.5~7.5之間,過高或過低的PH值都會對工藝造成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對厭氧菌(主要是產(chǎn)甲烷菌)活性的影響,包括:

  • 影響菌體及酶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和活性
  • 影響環(huán)境的氧化還原電位
  • 影響基質的活性。

產(chǎn)甲烷菌的這些性質功能遭到破壞后,處理COD的活性就會大大降低。

3. 溫度

反應器進水溫度要求控制在35~38之間。因為產(chǎn)甲烷菌大多數(shù)都屬于中溫菌,在這個范圍內,其處理效率是很高的。當溫于40時,處理效率會急劇下降。

4. 容積負荷

厭氧反應器具很高的容積負荷,一般情況下為10~18kgCOD/m3/d(不同的IC容積負荷會差異,某些的IC容積負荷可能更高)。短期內進水負荷的變化幅度不要過大,要讓厭氧菌一定的適應時間,應逐步增加或降低負荷。如果條件可以,盡量使其負荷在一個范圍之間趨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負荷過低或過高,都會對IC的正常厭氧處理產(chǎn)生巨大影響。

5. 上升流速

IC 反應器的上升流速一般在4~8m/h, 當污水的進水COD 值濃度較低時,需要提高流量來增加COD 的負荷率。較高的上升流速會助于顆粒污泥與機物之間的傳質過程,避免混合不均勻對設備的影響。

6. 毒物質

對厭氧顆粒污泥抑制性的毒性物質,主要是H2S和亞硫酸鹽。H2S 的允許濃度為小于250 mg/l,否則可能會使大部分產(chǎn)甲烷菌降低50%的活性。亞硫酸鹽的毒性比H2S更高,建議將亞硫酸鹽的濃度控制在150ppm以下,所以,一定要嚴格控制這兩種毒物質的含量,對其進行定期檢測。

7. 日常巡查

厭氧反應器的日常巡查關重要,我們總結了一些簡單的觀察特點,詳情見下表: 

巡查特點

工藝判斷

手摸進水管

判斷是否堵塞,堵塞的管道通常是冷的

罐體四周溫度

判斷布水是否均勻

聽聽沼氣水封產(chǎn)氣情況

水封液位是否正常

判斷進水水質變化

測試進水pH

判斷進水是否異常

觀察進水顏色

判斷進水是否異常

測出水SV、pH

判斷系統(tǒng)是否正常

聽周圍是否漏氣的聲音,聞異味

判斷是否漏氣

進水流量是否穩(wěn)定

判斷IC容積負荷、污泥負荷是否穩(wěn)定

觀察沼氣壓力及產(chǎn)氣是否正常

判斷沼氣管道是否通暢

定期做不同部位的厭氧污泥SV30,并淘洗觀察變化情況

判斷厭氧顆粒污泥的物理性能

8. 沼氣處理

做好沼氣排放應急措施,當沼氣穩(wěn)壓柜或壓力表壓力快速升降時,一定要引起重視。這種情況下,一般會出現(xiàn)沼氣泄漏或沼氣輸送不暢,要迅速查明原因,論采用放空還是其它手段,務必確保厭氧反應器內的沼氣能夠正常排出。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對比框

產(chǎn)品對比 產(chǎn)品對比 聯(lián)系電話 二維碼 意見反饋 在線交流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