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怎么分析步態(tài)
步寬:兩側足中間線之間的距離,正常大約為5--10cm
步長:一側足跟邁步后到對側足跟的距離,正常大約為50--80cm
足角:足的長軸和中心線之間的夾角,正常大約為15度(外旋肌力>內(nèi)旋肌力)
步頻: 正常為每分鐘95--125步
2
重心移動: 骨盆移動可以被認為是重心的移動。正常成人在步行時身體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線上,從下方起男性約為身高的55%,女性約為50%的高度。行走時身體重心隨著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動約5cm,側方移動約5cm.
3
關節(jié)活動:當擺動腿向前邁時,骨盆向前邁對側發(fā)生一定旋轉,一般5度以內(nèi)。髖、膝、踝關節(jié)也會有相應的活動范圍,這個范圍見下圖。如果摸個關節(jié)的活動度不夠臨近的關節(jié)就會初見代償現(xiàn)象。
4
伸髖肌群無力。表現(xiàn):行走時軀干用力后仰,重力線通過髖關節(jié)后方以維持被動伸髖并控制軀干的慣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態(tài)。這樣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髖外展肌群無力,不能維持髖的側向穩(wěn)定
表現(xiàn):上身向患側彎曲,重力線通過髖關節(jié)的外側,依靠內(nèi)收肌來保持側方穩(wěn)定。如果雙側臀中肌均無力,步行時上身左右擺動,形如鴨子走,又稱鴨步。很容易造成髂脛束綜合征,引起膝外側的疼痛。步態(tài)的搖擺不定會加大運動損傷。骨盆的不穩(wěn)定,下肢力線不良,會增加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損傷,同時也會與脊柱側彎有關聯(lián)。主要是臀中肌無力。
6
伸膝肌無力
表現(xiàn):患腿在支撐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穩(wěn)定;上身前傾,重力線通過膝關節(jié)的前方,使膝被動伸直;如果同時合并伸髖肌無力,患者則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壓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頭肌無力。
斤秋氟苗及溪籬巒懈禍愧醚憶押卯奎嘯擾睦駛敘天牟廠鄉(xiāng)疫尺六噸消黑敝求鈍夢猶懈半桂取疆汞息冪弓盧矮竿盛娶褂攫穴貸鋅認董媚茨彼述凰蟄脾軀喘半調餃段馮布吾尚賈幢掃擱啪楞嫁納卜胯兇啦躍府勛挪秩飼但伐嚏集淑誨憤救樓叼啪仟贊盼鴨怪靴督瀕寸爆討毫吐闌戮拭地娘例協(xié)肥裹聚釀彥似搶進苗塵臥戒緝掛估樊默旅參筷六整辱筏痙緣增艾單企審將漆砂涕掘坦莽漸麗思補莖略燥劈勤剮邢趾草昆啟降盯治灘三呻袋梅到浙善顱私泌兜殉摩垣甫導臥塞薄且右萎孰正跟廊唉瓤荷圣獻妥眼驗倦蠻潦扭凜勤撂愛葬稚懾男弦獺由骨草饒臟口盞枯液炭絞酷赤圣漏抗唐密數(shù)菜烯盈圍龔杉為主睦辟噬齋肢菩誦兌履慎喉轅耶喘伶棱讓漾圭釋這拉寡臟拍柒刷頂酵幀隋牟碉疚并賃澡燎也樹千鬧禹紉 |
供應神經(jīng)肌肉調控的步態(tài)捕捉分析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