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工作站是實驗室中用于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液體分離的關鍵設備,廣泛應用于化學合成、藥物分析、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其操作要點涵蓋設備準備、參數設置、操作流程、安全防護及維護保養(yǎng)五大方面,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設備準備:確保運行環(huán)境與狀態(tài)
環(huán)境檢查
溫度與濕度:保持實驗室溫度在15-30℃,濕度≤70%,避免不好環(huán)境影響設備精度或導致液體揮發(fā)/冷凝。
通風要求:若處理揮發(fā)性或有毒液體,需在通風櫥內操作,防止有害氣體積聚。
電源穩(wěn)定性:使用獨立電源插座,避免與其他大功率設備共用,防止電壓波動損壞設備。
設備狀態(tài)確認
外觀檢查:檢查分液工作站外殼、管路、接頭是否有破損或泄漏,確保密封性良好。
功能測試:開機后運行自檢程序,確認泵、閥門、傳感器等部件工作正常,無異常噪音或報警。
耗材更換:定期更換濾芯、密封圈等易損件,避免污染液體或影響分離效果。
液體與容器準備
液體兼容性:確認待分離液體與設備材質(如不銹鋼、PTFE、玻璃)兼容,避免腐蝕或化學反應。
容器選擇:根據液體體積選擇合適規(guī)格的分液瓶、收集瓶,確保瓶口與分液頭匹配,防止泄漏。
預處理:對含顆?;蚋哒扯纫后w進行過濾或稀釋,避免堵塞管路或影響分液精度。
二、參數設置:準確控制分離過程
分液模式選擇
等量分液:適用于需要均勻分配液體的場景(如配制標準溶液),需設置單次分液體積(如1-100mL)和分液次數。
梯度分液:用于不同體積液體的分離(如萃取實驗),需設置各階段體積、流速及停留時間。
連續(xù)分液:針對大批量樣品處理,可設置循環(huán)分液程序,提高了效率。
關鍵參數調整
流速控制:根據液體粘度調整泵速(如0.1-100mL/min),高粘度液體需降低流速以防止氣泡產生。
溫度調節(jié):若設備配備加熱/冷卻模塊,需根據液體沸點或溶解度設置溫度(如20-80℃),避免揮發(fā)或結晶。
混合時間:在萃取或反應分液中,需設置混合時間(如1-30分鐘)以確保充分接觸。
校準與驗證
體積校準:使用標準量具(如移液管、天平)定期校準分液體積,確保精度符合要求(如±1%)。
程序驗證:運行測試程序,檢查分液體積、流速等參數是否與設置一致,記錄偏差并調整。
三、操作流程:標準化步驟減少誤差
樣品加載
將待分離液體倒入進樣瓶,確保液面低于瓶口以避免溢出。
將進樣瓶和收集瓶正確放置在設備規(guī)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傾倒。
啟動分液程序
在控制面板或軟件中輸入分液參數(體積、次數、流速等)。
確認管路連接正確,無氣泡或堵塞,點擊“啟動"按鈕開始分液。
過程監(jiān)控
實時觀察分液狀態(tài),檢查是否有泄漏、氣泡或流速異常。
若使用自動化工作站,可通過軟件監(jiān)控分液進度,并記錄數據(如體積、時間)。
結束與清理
分液完成后,按“停止"按鈕關閉設備,排出管路內殘留液體。
用純水或有機溶劑沖洗管路和分液頭,防止交叉污染或堵塞。
拆卸收集瓶,密封保存分離后的液體,并標注樣品信息。
四、安全防護:規(guī)避操作風險
個人防護
穿戴實驗服、手套和護目鏡,防止液體濺射接觸皮膚或眼睛。
處理腐蝕性或有毒液體時,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設備安全
避免在設備運行時觸碰運動部件(如泵、閥門),防止夾傷。
若設備配備緊急停止按鈕,確保其可快速觸及,以應對突發(fā)情況。
液體安全
分類存放易燃、易爆或有毒液體,遠離火源和熱源。
廢棄液體按實驗室規(guī)定處理,禁止隨意傾倒。
五、維護保養(yǎng):延長設備壽命
日常清潔
每次使用后用軟布擦拭設備外殼,避免灰塵積累。
定期用純水或有機溶劑清洗管路和分液頭,防止殘留液體結晶或腐蝕。
定期維護
潤滑保養(yǎng):對運動部件(如泵軸、閥門轉軸)涂抹專用潤滑油,減少磨損。
密封件檢查:每月檢查密封圈是否老化或破損,及時更換以防止泄漏。
軟件更新:若設備配備智能控制系統(tǒng),定期升級軟件以優(yōu)化性能。
長期停用處理
排空管路內液體,用壓縮空氣吹干防止霉變。
拆卸可拆卸部件(如分液頭、濾芯)單獨保存,避免變形或污染。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