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編收到客戶咨詢,想要進行電動車配件剎把和腳蹬沖擊試驗,該用什么設備和夾具?隨著電動車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消費者對電動車配件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作為電動車關鍵操控部件的剎把和腳蹬,其抗沖擊性能直接關系到騎行安全和使用壽命。
科準測控小編近期接到眾多客戶咨詢,希望了解如何進行專業(yè)的電動車配件沖擊測試。本文將系統(tǒng)介紹剎把和腳蹬沖擊試驗的標準要求、測試原理、所需儀器設備以及完整的測試流程,為電動車配件制造商和質量檢測機構提供技術參考。
一、測試原理
沖擊試驗采用自由落體沖擊原理:將一定質量的錘體提升至設定高度后靜止釋放,錘體自由落體沖擊試樣表面。通過觀察試樣在沖擊后的狀態(tài),評估其抗沖擊性能和結構完整性。該方法能有效模擬電動車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沖擊情況。
二、測試標準
電動車配件沖擊試驗主要參考以下標準:
GB/T 17761-2018《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
ISO 4210-5:2014《自行車安全要求 第5部分:轉向和操縱部件》
EN 14764:2005《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這些標準規(guī)定了電動車剎把、腳蹬等部件應滿足的機械強度要求,包括沖擊試驗的具體參數(shù)和合格判定標準。
三、測試儀器與工具
1. KZ-ITM-6350落錘沖擊試驗機
A、設備介紹
KZ-ITM-6350主要用于檢測材料在動負荷下沖擊性能、抗沖擊性能及試樣的損壞。試驗方法是彈簧加速沖擊,測量試樣在沖擊過程中的受力和變形,觀察試樣損壞情況,例如試樣撓曲、開裂和斷裂。能夠通過軟件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沖擊力、沖擊能量、沖擊速度、材料吸收能量及損傷耗散能量、損傷臨界點。
B、設備特點
KZ-ITM-6350落錘沖擊試驗機采用全封閉防護設計,配備雙安全門自鎖聯(lián)動系統(tǒng),確保測試安全;沖擊速度0-4.8m/s,沖擊能量≥1000J,高度≥1.2m,動態(tài)誤差≤1%;采用伺服電機提錘系統(tǒng),定位精度優(yōu)于1mm,并可選配高精度PCB或科準傳感器,確保測試數(shù)據(jù)準確可靠。
2. 專用測試夾具
A、腳蹬夾具
采用高強度合金鋼制作
模擬實際安裝狀態(tài),可調節(jié)夾持角度
配備快速鎖緊裝置,確保試樣固定牢固
底部緩沖設計,避免二次沖擊
B、剎把夾具
仿車把管設計,直徑Φ22.2mm/Φ25.4mm可選
多角度調節(jié)機構,滿足不同安裝位置測試需求
集成力傳感器,可選配測量沖擊瞬間受力情況
模塊化設計,便于更換不同型號剎把適配器
四、測試流程
步驟一、試樣準備
檢查試樣外觀,確保無初始缺陷
記錄試樣型號、批次等基本信息
將試樣安裝在對應夾具上,按實際使用狀態(tài)緊固
步驟二、設備設置
根據(jù)標準要求設置錘體質量(通常剎把測試用5kg,腳蹬測試用10kg)
設定沖擊高度(一般500-1000mm范圍)
調整沖擊位置(剎把末端或腳蹬受力面中心)
安裝防護裝置,確保測試安全
步驟三、預測試檢查
確認夾具固定牢固
檢查錘體釋放機構工作正常
驗證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準備就緒
步驟四、正式測試
啟動設備,錘體自動提升至設定高度
電磁釋放裝置動作,錘體自由下落沖擊試樣
高速攝像機記錄沖擊過程(可選)
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記錄沖擊瞬間數(shù)據(jù)
步驟五、結果評估
檢查試樣是否出現(xiàn)斷裂、明顯變形或功能失效
測量關鍵尺寸變化量
評估操作功能是否正常
記錄測試結果并拍照存檔
步驟六、重復測試
每個樣品至少測試3次
不同批次樣品需分別測試
統(tǒng)計合格率并分析失效模式
五、注意事項
安全防護:測試時必須關閉防護門,操作人員保持安全距離
環(huán)境條件:實驗室溫度應保持在23±5℃,濕度30%-70%RH
設備校準:定期對落錘高度、質量進行校準,確保測試精度
試樣狀態(tài):測試前試樣應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下放置至少4小時
失效判定:明確界定裂紋長度、變形量等合格標準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有關于電動車配件沖擊試驗相關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韼椭∪绻€想了解更多關于電動車配件沖擊試驗方法和試驗視頻,沖擊試驗機操作方法、操作視頻、使用視頻、工作原理,擺錘式沖擊試驗機、落球沖擊試驗機、冷熱沖擊試驗機和簡支梁沖擊試驗機,復合材料儀器化落錘沖擊試驗機圖片、校準規(guī)范、工作原理、檢定規(guī)程和操作規(guī)程,落錘沖擊試驗機使用說明書、檢定規(guī)程和使用步驟等問題,歡迎您關注我們,也可以給我們私信和留言,科準測控技術團隊為您免費解答!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