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低溫的環(huán)境下,很多污水處理廠會遇到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污泥膨脹,但是出水水質卻很正常,通過鏡檢發(fā)現(xiàn)此低溫情況下的污泥膨脹并沒有絲狀菌露頭,屬于非絲狀菌膨脹!有時候高達90%的污泥沉降比,成為懸在污師頭上的達摩利斯之劍,時刻擔心污泥系統(tǒng)的崩潰!筆者一直從事工業(yè)污水運營,低溫膨脹不常見,在與一位前輩的交流中,學習了很多經驗,并結合文獻資料寫了此篇文章,如有不對或補充的歡迎各位同行留言!
關于低溫非絲膨脹的主流觀點是在低溫的環(huán)境中,微生物活性變差,活性污泥變慢,不能將污水中的有機物wan全降解,而以EPS(多糖類高粘性物質)儲存在細菌胞外,由于EPS中具有許多氫氧基,與水的結合力很強,呈親水性,是一種非常穩(wěn)定的親水凝膠體,使得活性污泥不易與水分離;細胞胞外覆蓋的高粘性代謝物能吸附生化曝氣產生的細小氣泡, 使其密度變小,沉降性變差,是造成低溫非絲狀菌活性污泥膨脹的主要因素。
低溫非絲膨脹并不影響水質的達標,但是出水時常的SS超標也會引起在線數(shù)據(jù)的波動和超標,讓運營人員時刻感到壓力!低溫情況下非絲膨脹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法判斷:菌膠團顆粒較大但結構松散,存在鐘蟲、累枝蟲、輪蟲等指示性微生物。絲狀菌很少,甚至看不到(非常重要的判斷點)。生化系統(tǒng)活性污泥沉降性能下降,顆粒雖大但很松散,攪拌易碎。泥水難以分離,絮凝沉淀歷時長,污泥面成層沉降速度非常低,上清液稀少但很清澈。污泥顆粒有吸附氣泡的現(xiàn)象,沉淀一段時間后可以看到被污泥吸附的氣泡有重新釋放的現(xiàn)象,當輕輕敲動筒壁釋放更加明顯,沉淀30min后輕輕攪動沉淀污泥有更加明顯的氣泡釋放,待其再次沉降30min后測得SV值較前有所下降。投加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的方式是降低沉降比zui常用的方式之一,無機高分子絮凝劑(PAC、PFS等)是污水處理廠必bei的藥劑,所以,投加無比較便捷(有機高分子絮凝劑PAM太貴,本文不考慮),通過投加絮凝劑來改善污泥絮性,增加污泥比重,見效快,通過小試確定絮凝劑的投加量,在生化池出口或者二沉池進口投加,但是需要持續(xù)投加成本較高。在冬季為了保證處理效果的穩(wěn)定, 污水處理廠常見的措施就是提高污泥濃度,這樣從根本上也導致的高沉降比。
所以,在保證出水達標,尤其是保證硝化系統(tǒng)正常氨氮達標的情況下,適當降低污泥濃度。有研究表明,低溶氧也是誘導非絲膨脹發(fā)生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在低溫情況下,細菌代謝緩慢,可以通過控制高DO的條件來促進代謝的進行,此方式適合低溶氧運行的發(fā)生非絲膨脹的污水處理廠。低溫非絲狀菌活性污泥膨脹通常發(fā)生在水溫低于12攝氏度時,隨著水溫下降,污泥膨脹程度愈加嚴重,隨著氣溫的回升,當生化系統(tǒng)水溫達到15攝氏度以上時,污泥膨脹情況逐漸轉好;水溫達到17攝氏度以上 時,污泥膨脹現(xiàn)象會在3~5d內自動消失。這個適合有余熱可以給進水換熱的情況下,不過,絕大多數(shù)污水處理廠不具備這種條件,只能想想罷了!
參考文獻:
1.柴春省. 低溫非絲狀菌活性污泥膨脹的控制措施[J]. 工業(yè)用水與廢水, 2017(4).
2.陳瀅, 彭永臻, 劉敏, et al. SBR法處理生活污水時非絲狀菌污泥膨脹的發(fā)生與控制[J].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05, 25(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