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半導體晶片檢測領域的專業(yè)檢測設備推薦
閱讀:35 發(fā)布時間:2025-5-20一、超高亮度與精密缺陷檢測能力
突破性照度水平
YP-250I提供超過400,000 Lux的亮度,顯著提升晶片表面微小缺陷(如劃痕、顆粒、裂紋、拋光不均等)的對比度,即使是0.2 μm級別的微觀缺陷也能清晰顯現。這種高亮度支持光學顯微鏡和自動光學檢測(AOI)系統(tǒng)快速捕捉細節(jié),減少漏檢風險。冷光源與熱管理技術
冷鏡技術:通過濾除90%以上的紅外輻射,將熱效應對晶片的影響降至傳統(tǒng)鋁鏡的1/3,避免因熱變形導致檢測誤差。
強制排氣冷卻系統(tǒng):采用螺旋式風扇或管道通風設計,確保長時間運行時照度波動低于2%,保障檢測穩(wěn)定性。
二、靈活適配復雜檢測需求
多模式切換與光束調節(jié)
兩級照度模式:通過按鈕快速切換高/低亮度觀察模式,適應宏觀整體掃描(如晶片表面均勻性評估)和微觀結構分析(如光刻膠涂布細節(jié))。
光束直徑可調:30-50 mm范圍內靈活調整光束直徑,適配不同尺寸晶片或局部重點檢測需求。
兼容性與光源多樣性
支持黃光和白光兩種光源,優(yōu)化對不同材料(如硅片、砷化鎵、碳化硅)的反光特性適應能力。
可搭配顯微鏡、AOI設備、工業(yè)相機等多種檢測工具,覆蓋晶圓制造全流程(從CMP工藝到封裝前終檢)。
三、標準化與高效生產支持
檢測環(huán)境一致性
光源色溫穩(wěn)定在3400K,照度均勻性通過ISO認證,確保批次間檢測結果的可比性,減少因光照波動引發(fā)的誤判。自動化產線適配性
專為8英寸晶片設計(YP-150I適配6英寸),覆蓋主流半導體制造規(guī)格,φ60 mm的照度范圍滿足大尺寸晶片高速掃描需求。
支持高速AOI系統(tǒng),縮短單次檢測停留時間,提升產線效率30%-50%。
四、行業(yè)價值與風險控制
缺陷攔截前移:在晶圓制造早期階段(如光刻、拋光)精準識別缺陷,降低后期封裝環(huán)節(jié)的廢品率,半導體行業(yè)應用可減少30%以上返工成本。
數字化升級支持:為AI視覺檢測算法提供高信噪比圖像,提升算法訓練效率和識別準確率。
總結:YP-250I通過“極限亮度+精準熱控制+多場景適配"的技術組合,成為半導體晶片檢測的核心工具,尤其在高精度、高風險的先進制程中具備不可替代性。其設計兼顧效率與穩(wěn)定性,為半導體制造良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