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冊| 產品展廳| 收藏該商鋪

行業(yè)產品

當前位置:
河北澤祁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T0565-2005水泥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快凍法)

產品分類品牌分類

更多分類

T0565-2005水泥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快凍法)

閱讀:2604        發(fā)布時間:2022-2-21

T0565-2005水泥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快凍法)
 
1 目的、適用范圍和引用標準
  本方法規(guī)定了快凍法測定水泥混凝土抗凍性的試驗方法。
  本方法適用于以動彈性模量、質量損失率和相對耐久性指數(shù)作為評定指標的水泥混凝土抗凍性試驗。
  引用標準:
  水泥混凝土動彈性模量試驗方法(共振儀法)(T0564)
  水泥混凝土試件制作與硬化水泥混凝土現(xiàn)場取樣方法(T0551)
2 儀具與材料
  2.1 快速凍融試驗裝置:能使試件固定在水中不動,依靠熱交換液體的溫度變化而連續(xù)、自動進行凍融的裝置;滿載運行時凍融箱內各點溫度的極差不得超過2℃。
  2.2 試件盒:橡膠盒(也可用不銹鋼板制成),凈截面尺寸為110mm×110mm,高500mm。
  2.3 動彈性模量測定儀:共振法頻率測量范圍100Hz~20kHz,其他指標應符合T0564的規(guī)定。
  2.4 臺秤:量程不小于20kg,感量不大于10g。
  2.5 熱電偶電位差計:能測量試件中心溫度,測量范圍負20~20℃,允許偏差為±0.5℃。
3 試樣制備
  3.1 試樣制備應符合T0551的規(guī)定。采用100mm×100mm×400mm的棱柱體混凝土試件,每組3根,在試驗過程中可連續(xù)使用。除制作凍融試件外,尚應制備中心可插入熱電偶電位差計測溫的同樣形狀、尺寸的標準試件,其抗凍性能應高于凍融試件。
  3.2 現(xiàn)場切割的試件,其尺寸也為100mm×100mm×400mm。
4 試驗步驟
  4.1 應按T0551的規(guī)定進行試件的制作和養(yǎng)護。試驗齡期如無特殊要求一般為28d。在規(guī)定齡期的前4d,將試件放在20℃±2℃的水中浸泡,水面至少高出試件20mm(對水中養(yǎng)護的試件,到達規(guī)定齡期后,可直接用于試驗),浸泡4d后進行凍融試驗。
  4.2 浸泡完畢,取出試件,用濕布擦去表面水分。應按T0564的要求測量橫向基頻,并稱其質量,作為評定抗凍性的起始值,并作必要的外觀描述。
  4.3 將試件(含測溫試件)放入橡膠試件盒中,加入清水,使其沒過試件頂面約1~3mm(如采用金屬試件盒,則應在試件的側面與底部墊放適當寬度與厚度的橡膠板或多根直徑3mm的電線,用于分離試件和底部)。將裝有試件的試件盒放入凍融試驗箱的試件架中。
  4.4 按規(guī)定進行凍融循環(huán)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凍融循環(huán)應在2~5h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時間不得小于整個凍融時間的1/4。
  (2)在凍結和融化終了時,試件中心溫度應分別控制在負18℃±2℃和5℃±2℃。中心溫度應以測溫標準試件實測溫度為準。
  (3)在試驗箱內,各個位置上的每個試件從3℃降至負16℃所用的時間不得少于整個受凍時間的1/2,每個試件從負16℃升至3℃所用的時間也不得少于整個融化時間的1/2,試件內外溫差不宜超過28℃。
  (4)凍和融之間的轉換時間不應超過10min。
  4.5 通常每隔25次凍融循環(huán)對試件進行一次橫向基頻的測試并稱重,也可根據(jù)試件抗凍性高低來確定測試的間隔次數(shù)。測試時,小心將試件從試件盒中取出,沖洗干凈,擦去表面水,進行稱重及橫向基頻的測定,并必要的外觀描述。測試完畢后,將試件調頭重新裝入試件盒中,注入清水,繼續(xù)試驗。試件在測試過程中,應防止失水,待測試件須用濕布覆蓋。
  4.6 如果試驗因故中斷,應將試件在受凍狀態(tài)下保存在原試驗箱內。如果達不到此要求,試件處在融解狀態(tài)下的時間不宜超過兩個循環(huán)。
  4.7 凍融試驗到達下列兩種情況的任何一種時,即可停止試驗。
  (1)試件的相對動彈性模量下降至60%以下;
  (2)試件的質量損失率達5%。
5 結果計算
  5.1 相對動彈性模量,按式(T0565-1)計算:? 
?    f2n
  P=-------   (T 0565-1)
      F02 
  式中: P——經n次凍融循環(huán)后試件的相對動彈性模量(%);
  fn ——凍融n次循環(huán)后試件的橫向基頻(Hz);
  f0 ——試驗前的試件橫向基頻(Hz)。
  以3 個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為試驗結果,計算結果精度至0.1%。
  5.2 質量變化率,按式(T 0565-2)計算:
?     m0-mn
  Wn=-----------   (T 0565-2)
         m0
  式中:Wn——經n次凍融循環(huán)后的試件質量變化率(%);
  m0 ——試件凍融試驗前的試件質量(kg);
  mn ——n 次凍融循環(huán)后的試件質量(kg)。
  以3個試件的平均值為試驗結果,結果計算精確至0.1%。
  5.3 相對耐久性指數(shù),按式(T 0565-3)計算: 
        P×N
  Kn=-------------? (T 0565-3)
         300
  式中: Kn ——經n次凍融循環(huán)后的試件相對耐久性指數(shù)(%);
  N ——達到本方法4.7規(guī)定的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
  P——經n次凍融循環(huán)后3 個試件的相對動彈模量平均值(%)。
  結果計算精確至0.1%。
  5.4 當P 大于60%或質量損失率達5%時的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n,即為試件的最大抗凍循環(huán)次數(shù)。
  5.5 凍融循環(huán)結束時試件的彎拉強度:當試件外觀完整時,可按T 0558 的規(guī)定進行彎拉強度試驗。
6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要求檢測的項目名稱、執(zhí)行標準;
  (2)原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和產地;
  (3)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
  (4)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
  (5)試件的質量變化率、最大抗凍循環(huán)次數(shù)和相對耐久性指數(shù);
  (6)凍融循環(huán)結束時試件的彎拉強度;
  (7)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條文說明
 
   本方法參照《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2—2009)與ASTM C 666-97編制。ASTM C 666-97中提出兩種方法:在水中快凍(A法)和在空氣快凍(B法),無論A法還是B法均要求在水中融化。相對于方法,ASTM C 671中提出每兩周凍融循環(huán)一次的方法,在試驗期間測定試件的線性膨脹,直到試件達到臨界膨脹點或達到規(guī)定循環(huán)次數(shù)。由于混凝土面板在接縫處水分聚集,所以在使用10~15年內會因凍融循環(huán)在接縫處產生耐久性裂縫(D裂縫)。在《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2—2009)中還有一個抗凍試驗方法,稱之為慢凍法,它要求試件在負15℃~負20℃條件下保持不小于4h(試件尺寸為150mm×150mm×150mm或100mm×100mm×100mm),然后在水中融化不小于4h。慢凍法定義混凝土同時滿足強度損失率不超過25%,重量損失率不超過5%的最大循環(huán)次數(shù)為混凝土抗凍強度等級,而在快凍法中沒有這個概念。
   本方法參考美國材料試驗協(xié)會ASTM C 666-97標準,將試件融化終了的中心溫度定為5℃±2℃,同時試件從融到凍、從凍到融所用時間也相應地規(guī)定為:從3℃降至負16℃所用時間不得少于整個受凍時間的1/2,試件從負16℃升到3℃所用的時間不得少于整個融化時間的1/2。
   有時在試驗結束后,試件沒有明顯的剝落現(xiàn)象,但由于多次循環(huán),試件有許多微裂紋,將進一步吸入水分,所以可能導致試件質量增加而非減少。為此,本方法將質量損失率Wn改為質量變化率Wn′。
   由于需要對試件進行無損檢測,因此引入動態(tài)彈性模量來評價動融循環(huán)對試件的影響。但現(xiàn)有試驗表明,動態(tài)彈性模量和試件的彎拉強度相關性較差,所以本方法提出凍融循環(huán)結束時試件的彎拉強度作為備選指標。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二維碼 意見反饋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