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jié)顯微鏡成像系統(tǒng)白平衡的方法
帶有成像系統(tǒng)的顯微鏡現在已經非常的普及,很多用戶都通過顯微鏡的成像系統(tǒng)在電腦上進行觀察,可是經常發(fā)現在顯微鏡下觀察樣品的時候和成像系統(tǒng)在電腦上顯示的圖像顏色有很大的區(qū)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可以通過調節(jié)顯微鏡成像系統(tǒng)的白平衡來進行調整。
顯微鏡相機的白平衡的要求是在不同色溫環(huán)境下,照白色的物體,屏幕中的圖像應也是白色的。
由于物體顏色會因投射光線顏色會發(fā)生改變,在不同光線的場合下拍攝出的照片會有不同的色溫。如色溫低時(如2800K-3200K左右)光線中的紅,黃色光含量較多,所拍的照片色調會偏紅,黃色調;色溫高(如5000K-6000K)時光線中的藍、綠色較多,照片會偏藍,綠色調。
例如以鎢絲燈(電燈泡)照明的環(huán)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黃,一般來說,成像系統(tǒng)沒有辦法像人眼一樣會自動修正光線的改變。它會按照目前畫像中圖像特質調整整個圖像紅綠藍三色的強度,以調整外部光線所造成的誤差。有些攝像機除了設計自動白平衡或特定色溫白平衡功能外,也提供手動白平衡調整。
顯微鏡成像系統(tǒng)也具有自動白平衡的功能,不過由于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樣品各式各樣,所以成像的時候白平衡都需要按照樣品要求進行調整。
顯微鏡白平衡調整方法:用純白的白紙在顯微鏡下成像,(反射光可用不透光的白紙,透射光可用半透光的白紙),在相機白平衡窗口下,解除自動白平衡,再在手動白平衡按鈕下點擊一次。看到屏幕的白紙變成灰白色,即可。再用有顏色的樣品去觀察,顏色就會趨近于樣品本身的顏色了。
如您對顯微鏡的使用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咱們下期分享內容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