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管凈氣型通風柜開機前自檢:確保設備安全啟動
電源與管路檢查
確認電源開關處于開啟狀態(tài),底柜電源控制面板指示燈亮起。
檢查給排水、氣體等開關及管路是否正常,避免泄漏風險。
關鍵點:若發(fā)現管路老化或連接松動,需立即暫停使用并聯系維修。
照明與通風測試
打開日光燈,檢查光源及柜體內部是否明亮無陰影。
啟動抽風機,靜聽3分鐘運轉聲,確認無異常噪音或振動。
標準:面風速應維持在0.4-0.6m/s(參照標準JB/T 6412-1999),過低會導致污染物逸出,過高則可能形成渦流。
過濾器狀態(tài)確認
通過設備顯示屏或指示燈檢查過濾器是否飽和(如壓差傳感器報警)。
行動:若過濾器接近壽命終點,需提前聯系廠商更換,避免吸附效率下降。
二、實驗中操作:規(guī)范使用保障安全
玻璃視窗調節(jié)
調適狀態(tài):僅在組裝、調試設備或清潔時,將視窗全開。
正常操作狀態(tài):視窗開至手肘高度(半開),確保操作人員胸部以上受鋼化玻璃保護。
待機狀態(tài):人員離開時,將視窗降至最低開度,暫停實驗程序。
禁忌:實驗中嚴禁將頭伸入視窗內,避免吸入有害氣體。
物品擺放與氣流控制
實驗器材距視窗內側150mm以上,避免干擾氣流。
大型設備需墊高10cm以內,確保四周氣流通道均勻。
限制:柜內設備總面積不得超過臺面50%,禁止堆放雜物。
實時監(jiān)控與應急處理
觀察設備顯示屏上的風速、溫度等參數,確保無報警信息。
突發(fā)情況:若化學物質噴濺,立即切斷電源,用清水擦拭視窗及內部,并懸掛警示牌。
三、實驗后清潔:延長設備壽命
廢氣排放與關機
實驗結束后,保持抽風機運轉5分鐘,徹底排出柜內殘留氣體。
關閉所有水、電、氣開關,將視窗降至最低位置。
深度清潔步驟
表面清潔:用濕布或中性清潔劑擦拭柜體外部,避免使用酸性/堿性清潔劑腐蝕材質。
內部清潔:
每日:用清水擦拭臺面及導流板,清除試劑殘留。
每季度:拆卸導流板,檢查完整性并清洗縫隙中的污垢。
過濾器維護:根據使用頻率,每6-12個月更換活性炭濾網,每1-2年更換HEPA過濾器。
環(huán)境與記錄管理
保持實驗室溫濕度在20-25℃、40%-60%RH,避免設備受潮或過熱。
記錄設備使用情況(如過濾器更換時間、故障代碼),便于追溯與優(yōu)化。
四、關鍵禁忌與風險規(guī)避
高風險操作禁止
嚴禁在未開啟通風柜時進行實驗,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禁止將移動插線排、電線放入柜內,避免短路引發(fā)火災。
禁止進行國家禁止排放的有機物與高氯化合物混合實驗。
人員流動控制
實驗期間避免快速移動或頻繁開關門,減少交叉氣流干擾。
若需長時間操作,每2小時開窗通風10分鐘,防止室內負壓。
五、長期維護與認證
年度認證測試
委托專業(yè)機構進行面風速測試、煙霧測試及示蹤氣體控制測試,確保設備符合安全標準。
標準:面風速偏差需≤±0.1m/s,泄漏率≤0.05ppm。
耗材管理
定期檢查無管凈氣型通風柜密封條、軟管等易損件,及時更換老化部件。
儲備常用耗材(如濾網、清潔劑),避免因缺件導致設備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