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度和酸值測定原理的探討
閱讀:925 發(fā)布時間:2022-12-6
酸度和酸值測定原理的探討
化學滴定法測定酸度和酸值的方法屬于酸堿滴定法。其原理是:
(1)用沸騰的乙醇溶液提取樣品中的酸性物質(zhì),然后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鉀乙醇溶液滴定以中和提取的混合溶液中的酸性物質(zhì);
(2)酸堿中和反應:RC ooh+KOH→RCOOK+H2O;
(3)將所有酸堿指示劑(酚酞、堿性藍6B、甲酚紅或溴百里酚藍)加入滴定溶液中,通過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來確定滴定終點。因為這是用強堿滴定弱酸的中和反應,所以通常用酚酞或堿性藍6B作為指示劑。因為如果用強堿中和,會生成弱酸鹽。由于鹽的醇解作用使溶液呈弱堿性,在接近滴定終點時,加入一滴強堿溶液后,滴定溶液的PH值會大于7,而酚酞和堿性藍6B在PH=8.4~10內(nèi)都能變色,因此可作為測定酸度和酸值的指示劑。以基礎(chǔ)藍6B為指標,判斷時,終點應該是藍色剛剛消失,整個紅色剛剛出現(xiàn)。這對直餾和精制淺色油品有效。但對于一些裂解的、未精制的中間產(chǎn)物,由于諸多干擾,指示劑的結(jié)構(gòu)往往被破壞,藍色褪色后不再顯示紅色,使得滴定終點變色不明顯,難以判斷。當酚酞作為指示劑時,滴定至淺玫瑰紅。
(4)用滴定時消耗的氫氧化鉀乙醇溶液的體積計算試油的酸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