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儀是用來檢測物質含量(定量分析)和鑒定物質類別(定性分析)的儀器。離子阱質譜和四極桿質譜雖然都是臺式質譜的質量分析器,但其原理和定性定量有所不同。
1、原理
四極桿分析器的原理是選擇性離子穩(wěn)定(mass stability),即只允許需要的離子通過四極桿分析器,一次僅能檢測一種離子的強度。這種工作方式的優(yōu)點是在靜態(tài)的狀態(tài)下(SIM、MS2),可以連續(xù)積分離子的強度,大大提高四極桿的定量的穩(wěn)定性;但是缺點是在掃描狀態(tài)下一次只能接受一種離子通過,其他的離子全部不能通過四極桿,造成了一定的浪費。
離子阱分析器是選擇性離子不穩(wěn)定(mass selected instability),即在儲存了離子后,逐個將離子激發(fā)出離子阱分析器,理論上離子阱內的所有離子都能被檢測(實際效率在10~50%)。由于必須先將離子儲存在離子阱中,所以離子阱沒有靜態(tài)的工作模式,只能按照時序一遍一遍的掃描。優(yōu)點是花樣多,可以做串級、選擇性離子儲存、阱內反應等;缺點是定量的誤差比較大,一次性能在離子阱中儲存的離子總數(shù)有限。
2、定性能力
四極桿的定性能力有限,但是由于四極桿成熟的比離子阱早,有標準的譜圖庫(NIST、weily等),所以應用方法比較齊全。標準的GCMS大多數(shù)都是四極桿質譜,配合氣相色譜的預分離、四極桿采樣、軟件搜庫并定量,這個流程早在80年代就已經定型。四極桿質譜不能進行串級質譜,所以對樣品的定性能力有限;在價格高得多的三重四極桿具備串級功能,定性能力強得多。
離子阱的定性能力要比四極桿強得多。由于離子阱質譜采用了時序工作的方式,可以在阱內空間實現(xiàn)多種反應,最重要的當然是碰撞碎裂(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即串級質譜。由于擁有串級質譜操作的能力,離子阱質譜可以通過母離子、子離子的關系,得出母離子的結構信息,確定母離子的性質。而且通過多級串級,可以更進一步了解母離子、子離子以及子離子的子離子(MSn)的結構信息,佐證對離子種類的判斷。商業(yè)離子阱GCMS要到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才發(fā)展起來,往往離子阱的譜圖比四極桿的匹配度低一些(現(xiàn)在離子阱往往采用分段掃描的技術,把一張譜圖分為4~6段掃描,這樣離子強度信號才能匹配的比較好)。
3、定量能力
四極桿的定量能力是各種質譜中較好的(與磁質譜相當),特別是具備單離子檢測(SIM)功能。SIM能夠連續(xù)過濾單一離子,通過長時間積分達到高靈敏度、高動態(tài)范圍的能力;四極桿質譜的動態(tài)范圍可達6~9個數(shù)量級,穩(wěn)定度可達0.05%~5%。
離子阱質譜的定量能力有限,由于離子阱一次只能容納一批離子,所以不能進行長時間的積分。離子阱的動態(tài)范圍僅有4~5個數(shù)量級,穩(wěn)定度大約在5~50%。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