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濃度對微球粒徑大小的影響
實驗發(fā)現(xiàn),在進風溫度和進料速度相同的情況下,溶液濃度不同時,所得產(chǎn)物均保持較完整的球形,微球粒度分布有明顯改變。
但溶液的濃度從 0.03g/ml降低到0.007g/ml時,微球的粒度分布較明顯地移向了小粒度方向,其分布從3.5~18µm減小到1.3~9.0µm。
這是由于溶質濃度低,干燥過程中從液滴中析出的沉淀減少,因此,低濃度下得到的是粒度較小的微球。
溫度對微球形貌的影響過程
溫度對微球的形貌有顯著的影響,而且,霧化液滴在飛行過程中,液滴與環(huán)境的相對運動所產(chǎn)生的液滴表面摩擦力大于液滴的表面張力。
因為當摩擦力小于液滴的表面張力時,液滴不會發(fā)生變形,在整個干燥過程中,無論干燥速率(主要由溫度決定)多大,均能得到球形粉末粒子。
當摩擦力大于表面張力,液滴在飛行時將從球形轉變?yōu)閳A盤形或降落傘形,若此時溫度不高,干燥速率小,液滴還末發(fā)生凝膠化,那么在液滴繼續(xù)飛行過程中,由于飛行速率減慢,液滴的形狀又可以逐漸恢復,在*恢復到球狀時干燥還末結束的情況下,即可得到球形粉末粒子。
若溫度高(如70℃以上),液滴變形后在還末來得及恢復到球形前,液滴已經(jīng)發(fā)生了凝膠化,此時干燥粒子便難以再恢復到球,終得到的是變形顆粒。
提供商 |
北京來亨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 下載次數(shù) |
88次 |
資料大小 |
230.5KB | 資料類型 |
JPG 圖片 |
資料圖片 |
-- | 瀏覽次數(shù) |
1041次 |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