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acetonitrile,ethanenitrile,CH3CN)亦稱甲基腈(methyl cyanide),分子量41.05,熔點(-43±2)℃,沸點81.6℃,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液體,密度0.7768g/cm3(25/4℃),帶芳香氣味,但久聞則可致嗅覺疲勞而不易感知其存在。易揮發(fā),24℃時,蒸氣壓為11.53kPa,蒸氣密度1.42g/L,在空氣中的飽和濃度為9.6%(20℃,101.31kPa),飽和空氣密度為1.04g/L;溶于水,亦易與乙醇、**、丙酮、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等混溶,水溶液不穩(wěn)定,可水解為醋酸和氨;乙腈受熱則可釋出HCN。
職業(yè)接觸
乙腈系通過加熱乙酰胺和冰醋酸混合液而制備,是重要的工業(yè)溶劑,主要用作有機合成(如苯乙酮、1-萘醋酸、硫胺素等)的介質(zhì),也可用作脂肪酸萃取劑、酒精變性劑等。生產(chǎn)過程中可因接觸其液體或蒸氣而引起中毒。
臨床表現(xiàn)
急性職業(yè)性乙腈中毒并不少見,國內(nèi)外均屢見報道。
乙腈蒸氣具輕度刺激性,故在濃度較高情況下能夠引起一定程度的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與氰化氫相比,乙腈雖然也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胸痛、疲倦、乏力等癥狀,嚴重時也出現(xiàn)呼吸抑制、血壓下降、昏迷、抽搐等表現(xiàn),但起病較緩,潛伏期多在4H以上;病情亦不如氰化氫劇烈嚴重,極少引起猝死;其脈搏心率皆減慢,呼吸亦較慢,面色多呈蒼白,常引起蛋白尿等腎臟損傷表現(xiàn)。表現(xiàn)乙腈的毒性除與其在體內(nèi)釋出的CN-有關外,其本身及硫氰酸鹽等代謝產(chǎn)物的作用也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目前尚無慢性乙腈中毒臨床產(chǎn)品。
診斷及鑒別診斷
急性乙腈中毒的診斷主要根據(jù)可靠的乙腈大劑量接觸史及臨床特點,共同接觸者出現(xiàn)類似表現(xiàn)有明顯提示作用;及時測定血漿中CN-、SCN-及乙腈含量具有提示作用,是乙腈接觸的生物標志物,但不能提示有無中毒及其程度。
急性需注意與工作現(xiàn)場同時存在的其他工業(yè)毒物中毒相鑒別,如有機溶劑、窒息性氣體,并應與腦血管意外、糖尿病昏迷等鑒別。
治療
急性的治療可參見氰化氫節(jié)有關內(nèi)容,但高鐵血紅蛋白生成劑的劑量可減半。在投用硫代硫酸鈉的情況下可早期應用作用較緩的高鐵血紅蛋白生成劑如對氨基苯丙酮(PAPP),每次口服1片,每4H可重復使用,次日只用硫代硫酸鈉維持即可;2日后硫代硫酸鈉用量也可減半,3~5日后停藥。由于乙腈本身尚有毒性作用,故在投用氰化物解毒劑的同時,尤應積極進行對癥支持治療,注意維持心、肺、腦功能,并合理補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出,減輕腎臟損傷。
丁二烯中毒
理化性質(zhì)
丁二烯(butadiene,CH2=CH-CH=CH2)又稱丁間二烯。在常態(tài)下是一無色略具甜味和芳香氣味的氣體。分子量54.1,冰點-108.9℃,沸點-4.4℃??扇苡谟袡C溶劑,水中溶解度為0.38%。易燃。爆炸極限為2%~11.5%。
職業(yè)接觸
為合成丁苯橡膠丁腈橡膠的主要單體或原料,也是生產(chǎn)ABS樹脂、綿綸-66、己二腈和聚氯乙烯增塑劑癸二酸的重要原料。
毒性
屬低毒類。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其麻醉作用比丙二烯強,但僅為丁烯的一半。
臨床表現(xiàn)
1.急性毒性
人吸入1%濃度可引起頭暈、頭痛、惡心、口干、嗜睡、脈速等,并伴有上呼吸道刺激癥狀。17.6g/m3,8h接觸,除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外,無其他癥狀。人在30%~35%濃度下,很快出現(xiàn)頭痛、頭暈、咽喉痛、耳鳴、全身無力、口有甜味、惡心,有時有嘔吐、醉酒狀態(tài)、皮膚蒼白、胸悶呼吸、困難和表淺、脈速,后轉(zhuǎn)入意識喪失和抽搐。脫離接觸后迅速恢復,但頭痛和嗜睡有時可持續(xù)一段時間。
2.慢性毒性
長期接觸一定濃度丁二烯,對人的慢性影響有頭暈、頭痛、全身乏力、易激動或表情淡漠、失眠、記憶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鼻及咽喉不適、惡心、噯氣、胃燒灼感、心悸、嗅覺減退等。也常有角膜反射遲鈍、腱反射亢進及眼瞼、舌和手震顫。合成橡膠工人長期接觸產(chǎn)品100mg/m3左右的濃度時,有類神經(jīng)癥,血壓偏低,血沉偏快,血紅蛋白偏低,血液中性粒細胞吞噬活動減低,C-蛋白反應陽性,眼和鼻咽粘膜輕度刺激癥狀等。有的橡膠廠調(diào)查尚發(fā)現(xiàn)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并有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降低及總膽固醇含量明顯升高的現(xiàn)象。
3.皮膚損害
氣體丁二烯偶可引起接觸性皮炎,液體可造成皮膚凍傷。
防治
預防主要是生產(chǎn)過程的自動化,定期檢修生產(chǎn)設備,防止跑冒滴漏。在低溫和低壓下保存本品。無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
丁烯中毒
理化性質(zhì)
丁烯(butylene,C4H8)有四種異構(gòu)體:正丁烯包括1-丁烯(CH3CH2CH=CH2)和2-丁烯(CH3CH=CHCH3),異丁烯(CH3C(CH3)CH2);有順式和反式。丁烯各異構(gòu)體的理化性質(zhì)基本相似,常態(tài)下均為無色氣體,不溶于水,溶于有機溶劑。易燃、易爆。正丁烯有微弱芳香氣味。分子量56.1,密度0.5951g/cm3(20/4℃)。異丁烯有不愉快臭味。爆炸極限為1.8%~9.6%.沸點-6.90℃.
職業(yè)接觸
正丁烯主要用于制造丁二烯,其次用于制造甲基酮、乙基酮、仲丁醇、環(huán)氧丁烷及丁烯聚合物和共聚物。異丁烯主要用于制造丁基橡膠、聚異丁烯橡膠及各種塑料。
毒性
丁烯各異構(gòu)體毒性相似,均屬低毒類。毒性基本上與其他烯烴相似,但低于戊烯,大于丙烯4.5倍,主要是單純窒息、弱麻醉和弱刺激作用。液態(tài)丁烯可引起皮膚凍傷。
1.急性毒性
1-丁烯濃度在易燃范圍為麻醉劑,小鼠吸入2h,麻醉濃度為350g/m3,LC100為600g/m3,LC50為420g/m3。40g/m3時,兔屈肌反射受抑制。
2-丁烯對小鼠約300~400g/m3濃度時引起深麻醉,對粘膜刺激作用小。
異丁烯LC50,小鼠吸入2h為415g/m3;大鼠吸入4h為620g/m3。麻醉作用與腦內(nèi)濃度間呈線性關系。
2.慢性毒性
小鼠100mg/m3整天接觸,連續(xù)140天,36天后拮抗肌時值比值減?。?/span>53天后全血膽堿酯酶活性下降,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并可見吞噬活性減弱和吞噬指數(shù)降低等。
臨床表現(xiàn)
人接觸25g/m3,5min出現(xiàn)上呼吸道刺激癥狀。805~989mg/m3(92.9%為2-丁烯的不飽和烴混合氣體)2h出現(xiàn)粘膜刺激癥狀、嗜睡、血壓稍升高,有時有脈速等。高濃度可造成昏迷。
長期接觸以丁烯為主的混合氣體的工人,有頭暈、頭痛、嗜睡或失眠、易興奮、易疲倦、全身乏力和記憶減退,有時有粘膜慢性刺激癥狀。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