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B14-1511 新國標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
新國標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GSB14-1511-2011水泥細度標準粉 密度值 3、14g/cm3 ,標定水泥負壓篩網(wǎng)孔直徑用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試驗方法
1稱取已通過0.9mm方孔篩的試樣50g,倒入水篩內,立即用潔凈的自來水沖至大部分細粉通過,再將篩子置于篩座上,用水壓0.03~0.07MPa的噴頭連續(xù)沖洗3min。
2將篩余物沖到篩的一邊,用少量的水將其全部沖移至蒸發(fā)皿內,沉淀后將水倒出。
3將蒸發(fā)皿在烘箱中烘至恒重,稱量試樣的篩余量,至0.1g。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結果計算
將篩余量的質量克數(shù)乘以2即得篩余百分數(shù),并以一次試驗結果作為檢驗結果。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負壓篩法
主要儀器設備
1負壓篩。同樣采用邊長為0.080mm的方孔銅絲篩網(wǎng)制成,并附有透明的篩蓋,篩蓋與篩口應有良好的密封性。
2負壓篩析儀。由篩座、負壓源及收塵器組成。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試驗步驟
1檢查負壓篩析儀系統(tǒng),調壓至4000~6000Pa范圍內。
2稱取過篩的水泥試樣25g,置于潔凈的負壓篩中,蓋上篩蓋并放在篩座上。
3啟動并連續(xù)篩析2min,在此期間如有試樣粘附于篩蓋,可輕輕敲擊使試樣落下。
4篩畢取下,用天平稱量篩余物的質量(g),至0.1g。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結果計算
以篩余量的質量克數(shù)乘以4,即得篩余百分數(shù),并以一次檢驗所得結果作為鑒水泥標準粉定結果。
水泥比表面積測定
水泥比表面積測定原理是以一定量的空氣,透過具有一定空隙率和一定厚度的壓實粉層時所受阻力不同而進行測定的。并采用已知比表面積的標準物料對儀器進行校正。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試驗主要儀器配置:
電動勃氏透氣比表面儀,分析天平(分度值為1mg)等。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試驗步驟
1首先用已知密度、比表面積等參數(shù)的標準粉對儀器進行校正,用水銀排代法測粉料層的體積,同時須進行漏氣檢查。
2根據(jù)所測試樣的密度和試料層體積等計算出試樣量,稱取烘干備用的水泥試樣,制備粉料層。
3進行透氣試驗,開動抽氣泵,研發(fā)單位河北省虹宇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技術使比表面儀壓力計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關閉旋塞和氣泵,記錄壓力計中液面由高度下降至一定距離時的時間,同時記錄試驗溫度。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結果計算
水泥標準粉當試驗時溫差≤3℃,且試樣與標準粉具有相同的孔隙率時,水泥比表面積S可按下式計算(至10cm2/g);
式中 ρ、ρS——分別為水泥與標準粉的密度(g/cm3);
T、 TS ——分別為水泥試樣與標準粉在透氣試驗中測得的時間(s);
SS ——標準粉的比表面積(cm2/g)。
水泥標準粉水泥比表面積應由二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確定,如兩次試驗結果相差2%以上時,應重新試驗。并將結果換算成m2/kg為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篩析法)
1)試驗前檢查水、水壓、噴頭、篩子、天平等是否符合要求,注意水中是否含有雜質。
2)按編號順序稱取樣品50g,至0.1g。
3)將稱好的樣品倒入篩內,立即用水沖,沖時將篩子傾斜轉動,既要避免放水過大,把水泥濺出篩外,又要防止水泥鋪滿篩網(wǎng)。
4)大部分細粉沖掉后將篩子放在篩座上,用水壓0.05±0.02MPa的水噴頭連續(xù)沖洗三分鐘。
5)篩畢,取下篩子,用膠管從篩網(wǎng)的背面將篩余物沖到篩子的一邊。并慢慢把篩余物沖至蒸發(fā)皿中,等水泥顆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放到電爐上烘、冷卻。
6)稱量篩余物到0.1g。并記錄。
7)試驗結束后對篩子要按規(guī)定進行清刷,放到規(guī)定擺放的位置。
(以上參數(shù)信息僅供參考,購產(chǎn)品以同時配送的標準物質證書為準,如有更新不另行通知 )
與GSB14-1511-2014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水泥標準粉),80微米,建筑材料標準物質相關的其他水泥標準物質和標準樣品明細如下:
GSB 08-1337-2007 中國ISO標準砂(水泥強度試驗用)
以上便是跟GSB14-1511-2014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水泥標準粉),80微米,建筑材料標準物質相關的產(chǎn)品信息,如需了解更多的關于GSB14-1511-2014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水泥標準粉),80微米,建筑材料標準物質的標準值,不確定度,產(chǎn)品價格,產(chǎn)品圖片,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品購買流程等相關信息請與南方標準物質網(wǎng),謝謝.
相關產(chǎn)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