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液體培養(yǎng)基 微生物 芽孢 細菌 高壓蒸汽滅菌 溫度 壓力 過濾除菌 濾菌器 濾膜 無菌操作 紫外線滅菌 化學滅菌
液體培養(yǎng)基是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領域中常用的一種培養(yǎng)基形式,與固體培養(yǎng)基相對應,它主要呈液態(tài),可以通過通氣或振蕩的方式培養(yǎng)微生物或動植物細胞。液體培養(yǎng)基在配制過程中容易受到細菌、真菌、芽孢等微生物的污染,從而影響實驗細胞的生長繁殖。因此需采取有效方式對液體培養(yǎng)基充分滅菌,以保證實驗細胞的正常生長。
一、高壓蒸汽滅菌
高壓蒸汽滅菌是實驗室中常用的滅菌方法之一,適用于耐高溫的物體、器皿及培養(yǎng)基的滅菌。其原理是利用高溫高壓的蒸汽來破壞微生物的細胞結構,從而達到滅菌的目的。
操作步驟如下:
1.準備:將配制好的液體培養(yǎng)基分裝至合適的容器如三角瓶或試管中,分裝好的培養(yǎng)基用棉塞、紗布或無菌透氣封口膜等包扎密封,放入消毒筐中等待滅菌。注意培養(yǎng)基不要裝得太滿,一般裝量不超過容器的2/3即可,以防在滅菌過程中因容器內外壓力不平衡而導致培養(yǎng)基溢出;容器與容器之間應留有空隙,不宜太過擁擠,保證蒸汽可以在容器之間流通。
2.裝鍋:將消毒筐放入壓力蒸汽滅菌鍋內,關緊鍋門,防止因鍋內蒸汽溫度壓力過高而發(fā)生安全事故。打開蒸汽進汽閥門,開始滅菌。
3.加熱升溫:調節(jié)滅菌鍋的排汽閥,使鍋內壓力及溫度逐漸升高至規(guī)定的滅菌要求。在蒸汽壓力為0.105MPa(約1.05大氣壓)時,鍋內溫度可達到121℃。
4.滅菌:在達到滅菌規(guī)定的溫度和壓力后,保持一段時間,通常為121-124℃,滅菌30min左右,以確保細菌、真菌、芽孢等微生物被殺滅。記錄滅菌的溫度及時間,做到可追溯。
5. 降壓取物:滅菌結束后,關閉蒸汽進汽閥門,調節(jié)排汽閥或通過自然降壓的方式使鍋內壓力降至零,打開滅菌鍋門取出培養(yǎng)基。注意從鍋內取出物品時應戴好手套,防止燙傷。
圖示為高壓蒸汽滅菌
二、過濾除菌
對于一些不耐熱的液體培養(yǎng)基,如某些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或有機物,溫度過高容易分解,可以采用過濾除菌的方法對培養(yǎng)基進行處理。
操作步驟如下:
1.準備:選擇合適的濾菌器,通常使用孔徑為0.45μm的薄膜濾菌器,使用前需對濾膜及收集濾液的容器進行高溫滅菌處理,防止濾膜及容器上的微生物污染培養(yǎng)基。濾膜應定期檢查更換,防止過濾效果降低。
2.過濾:將需要除菌的液體培養(yǎng)基在無菌條件下通過濾菌器進行過濾,以去除培養(yǎng)基中的微生物及芽孢。
3.收集:將過濾后的無菌培養(yǎng)基收集到無菌容器中,并密封保存?zhèn)溆谩?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圖示為過濾除菌用濾膜
三、其他滅菌方法
除了上述兩種常用的滅菌方法外,還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用于液體培養(yǎng)基的滅菌,如紫外線滅菌、化學滅菌等。但這些方法通常具有局限性,如紫外線滅菌穿透力弱,只適用于空氣及物體表面滅菌;化學滅菌可能殘留有害物質,影響實驗細胞的正常生長等,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紫外線滅菌及化學滅菌較少采用。
四、注意事項
1.滅菌時間:高壓蒸汽滅菌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過長可能導致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成分被破壞,過短則可能無法殺滅微生物及芽孢。
2.溫度控制:在滅菌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溫度,確保達到所需的滅菌溫度并保持足夠的時間。
3.無菌操作:過濾除菌的整個過程要保持無菌操作,避免任何可能的污染。
4.保存條件:滅菌后的培養(yǎng)基應盡快使用,如需保存應置于適當的溫度下(如10℃以下),并定期檢查是否有污染現象發(fā)生。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