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IC反應器反應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決定了其在控制厭氧處理影響因素方面比其它反應器更具優(yōu)點。
(1)容積負荷高:IC反應器內污泥濃,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環(huán),傳質,進水機負荷可過普通厭氧反應器的3倍以上。
(2)節(jié)省投資和占地面積:IC反應器容積負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應器3倍左右,其體積相當于普通反應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建投資[5]。而且IC反應器高徑比很大(一般為4~8),所以占地面積別省,非常適合用地緊張的工礦企業(yè)。
(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低濃度廢水(COD=2000~3000mg/L)時,反應器內循環(huán)流量可達進水量的2~3倍;處理高濃度廢水(COD=10000~15000mg/L)時,內循環(huán)流量可達進水量的10~20倍。大量的循環(huán)水和進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大大降低了毒物對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4)抗低溫能力強: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主要是對消化速率的影響。IC反應器由于含大量的微生物,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變得不再突出和嚴重。通常IC反應器厭氧消化可在常溫條件(20~25 ℃)下進行,這樣減少了消化保溫的困難,節(jié)省了能量。
(5)具緩沖pH的能力:內循環(huán)流量相當于1厭氧區(qū)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轉化的堿度,對pH起緩沖,使反應器內pH保持*狀態(tài),同時還可減少進水的投堿量。
(6)內部自動循環(huán),不必外加動力:普通厭氧反應器的回流是通過外部加壓實現的,而IC反應器以自身產生的沼作為提升的動力來實現混合液內循環(huán),不必設泵強制循環(huán),節(jié)省了動力消耗。
(7)性好:利用二UASB串聯分厭氧處理,可以補償厭氧過程中K s高產生的不利影響。Van Lier證明,反應器分會降低出水VFA濃度,延長生物停留時間,使反應進行穩(wěn)定。
(8)啟動周期短:IC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利條件。IC反應器啟動周期一般為1~2個月,而普通UASB啟動周期長達4~6個月。
(9)沼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純,CH4為70%~80%,CO2為20%~30%,其它機物為1%~5%,可作為燃料加以利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