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角國際生物醫(y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5年

18701356057

除去血中干擾物質的前處理方法

時間:2022/12/5閱讀:985
分享:

一般來說由于血液的組成比較復雜,其中的許多物質尤其是高等動物的血漿或血清對TALLAL試劑與內毒素反應很強的干擾作用。因此當我們對這類樣品的內毒素進行測定時,必須將其中的干擾物質除去后,方可進行檢測。

 

目前作為血漿中的干擾物質主要有各種蛋白酶抑制劑、內毒素結合蛋白以及纖溶酶原抑制劑等物質,對于比色法由于Xa因子能分解 Boc-LEU-Gly-Arg-PNA 肽鏈。因此在測定前排除這些干擾物是十分必要的。

除去血中干擾物質的前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現分別介紹如下

 

1稀釋加熱法血漿用溶解水進行3~10倍稀釋,然后在37 ~ 100℃水中進行加熱處理。保溫時間一般在5~10分鐘;

2氯仿提取法血漿加等量的氯仿振動3小時然后取上層進行檢測;

3)乙-醚處理法血漿加入乙-醚處理并在40℃保溫將乙-醚去除

4三氟代乙酸法血漿中加入乙酸調節(jié)pH4.0后用K2HPO4調節(jié)pH7~7.5;

5表面活性劑處理法同稀釋加熱法一樣,只是將稀釋用水改為表面活性劑;

6凝膠過濾法

7堿性處理法血漿用0.2NNaOH37℃保溫10分鐘后用HCl中和;

8高氯酸法PCA或新高氯酸法New PCA);

9Beads將吸附內毒素的特殊樹脂放入血漿中,取出后加入LAL試劑進行反應。

 

 

在這些方法中,常用的主要有氯仿提取法、稀釋加熱法以及高氯酸PCA法和新高氯酸New PCA,其中前兩種方法由于內毒素回收率﹑假陽性等問題的存在因此在測定時需要探討,PCANew PCA,由于添加內毒素的回收率好,目前在日本主要用于臨床前處理。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