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角國際生物醫(y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5年

18701356057

脂多糖中O抗原特異性多糖的合成途徑

時間:2023/1/5閱讀:870
分享:

盡管O抗原結構多種多樣,但其合成都在胞質(zhì)面進行,先通過核苷二磷酸-單糖前體把糖基轉移到膜結合脂GCLglycosyl-carrier lipid 然后在周質(zhì)間隙面以新生O抗原連接到獨立合成的脂質(zhì)核心結構上。

 

 

1、合成途徑

根據(jù)O抗原重復單位多聚化過程中所參與的成分,多聚化的部位以及多糖鏈跨膜轉運到周質(zhì)間隙面所參與的成分和方式不同,可把O抗原合成途徑分為三類

 

(1)Wzy Rfc依賴型此途徑主要特征是寡聚糖重復單位在細胞質(zhì)膜面以GCL-PP形式合成,然后在WzxRfbx 參與下轉移到周質(zhì)間隙面,以完成重復單位的多聚糖反應,多聚化反應需要多聚化酶Wzy催化。通過此途徑合成的O抗原均為異聚體即重復單位由不同的糖基組成。

 

鼠傷寒沙門菌的O抗原重復單位合成和多聚化過程如圖1-6所示。

1.05.3圖片1.png

 

首先由WbaP催化1-磷酸半乳糖從UDP-Gal轉移到GCL-P形成GCL-PP-Gal,然后在一系列糖基轉移酶的催化下完成重復單位的合成。新合成的GCL-PP重復單位從胞質(zhì)面轉移到周質(zhì)間隙面,以新生的GCL-PP多聚體為供體,將多聚體轉移到新合成的重復單位上。解下了多聚體的GCL-PP在進行下一次的重復單位合成以前,需要經(jīng)過焦磷酸酯酶作用生成GCL-P才能再次發(fā)揮作用。

對于志賀菌和大腸桿菌K-12的某些O抗原來說,其重復單位與核心多糖相連的糖基為GlcNAc而不是Gal。此類重復單位的合成是由UDP-GlcNA cGCL-P-GlcNAc-1-P轉移酶WecARfe催化起始反應的,后續(xù)的重復單位合成和多聚化與鼠傷寒沙門菌的相同。

 

2ABC 轉運裝置依賴型此途徑僅局限于結構極其簡單的O抗原的合成通常為線性同聚體例如大腸桿菌O8、O9和肺炎克雷伯桿菌O1抗原。合成是在質(zhì)面由WecA催化形成GCL-PP-GlcNAc“引物"而起始,通過糖基轉移酶連續(xù)將糖基轉移到生長的多聚體的非還原端而實現(xiàn)多聚化反應,多聚化反應不需要wzy參與。糖基轉移酶的特異性決定其重復單位的結構。在胞質(zhì)面合成的O抗原通過ABC轉運裝置轉移到周質(zhì)間隙面,在其內(nèi)完成與脂質(zhì)A核心的連接反應。

 

3合酶依賴型本途徑最近在沙門菌O54中發(fā)現(xiàn)。O54的結構為多聚N-乙酰甘露糖胺mannose-N-acyl,ManNAc),其合成也需WecA合成的“引物"GCL-PP-GlcNAc,然后由WbbFRfbB催化多聚體的延伸。WbbF為一漸進性糖基轉移酶progressivegly cosyltransferase ,即合酶oynthase),具有轉移酶-輸出雙重功能,將合成的O抗原從胞質(zhì)面轉移到周質(zhì)間隙面上。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