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角國際生物醫(y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5年

18701356057

脂多糖結合蛋白(LBP)的結構、功能及其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

時間:2024/6/24閱讀:453
分享:

脂多糖結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是1986年由Ulevitch實驗室首-次發(fā)現(xiàn)的。與SR、mCD14不同,它僅存在于體液內(nèi),是一種可溶性模式識別分子?,F(xiàn)已研究表明,LBP不僅本身結合LPSlipopolysaccharide,脂多糖),更重要的是,促進LPS與血漿或體液內(nèi)(如HDLsCD4)以及細胞膜上(mCD14)的其他模式識別分子作用,從而影響機體對LPS的敏感性,在機體防御和LPS誘導的細胞反應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4.6.24 (3).jpg

LBP是一種存在于人和許多動物血漿或其他體液內(nèi)分子量為5.8萬~6萬的糖蛋白。分析人、兔、小鼠LBP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發(fā)現(xiàn),三者LBP分子具有較高的同源性。LBP分子不耐熱,56℃30min處理就可使血清LBP生物活性丟失70%以上,62℃處理30min,可使其活性喪失。

LBP的分子結構與其結合活性密切相關。研究表明,LBPN-末端(1197)可與LPS的脂質A特異結合,對R型和SLPS均有很高的親和力(KD=10-9M)。C-末端(198~456)與LBP轉移LPSCD14有關。LBP定點突變(Site-directed mutagenesis)和LBP衍生多肽的競爭實驗顯示,LBPLPS結合區(qū)位于分子N-末端(91100殘基間),含有基本的賴氨酸和精氨酸殘基。將Arg-94,Lys-95Lys-99突變(即用丙氨酸替換),LBP結合LPS活性被抑制,其中Lys-95是最重要的殘基,但阻斷LBP活性需要Arg-94Lys-99的同時丟失。

氨基酸序列分析顯示,LBP僅為存在于血循環(huán)內(nèi)LPS結合蛋白家族中的一種,其他蛋白分子還有:殺菌通透性增強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膽固醇酯轉運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port protein,CETP)和磷脂轉運蛋白(phospholipid transportprotein,PLTP)。四種蛋白在結構上有高度的相似性?;蚪Y構分析也顯示四種蛋白的基因也呈明顯的相似性,LBP基因約28.5kb長,有14個外顯子。BPI 基因為31.5kb,含15個外顯子。四種基因的外顯子/內(nèi)含子的連接幾乎相同,大多數(shù)外顯子的大小相同。LBPBPI3、4外顯子均編碼LPS結合域。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