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批次日本產進口仿真飾品重金屬含量超標
有4批次日本產進口仿真飾品被檢出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其中鉛含量高的超過*值約30倍,而鎳釋放量高的超過限值13倍。
因設計美觀、價格相對低廉,一些造型別致、色澤光艷的仿真飾品受到消費者青睞。然而,看似漂亮的外表下可能暗藏安全隱患:為使其看上去更加光彩奪目,飾品在電鍍等工藝過程中通常會加入金屬元素,可能導致其含有鉻、鎳、鉛、鎘、砷、汞等有害物質。
上海國檢局2月22日透露,2016年前三季度,在對上海機場進口的輕紡產品進行檢驗時發(fā)現,共有4批次日本產進口仿真飾品被檢出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其中鉛含量高的超過*值約30倍,而鎳釋放量高的超過限值13倍。
2016年,上海國檢局共檢出日本產不合格進口飾品13批次,貨值1.89萬美元。據介紹,鉛、鎳、鎘等都對人體和環(huán)境有危害。如果佩戴鉛含量超標的仿真飾品,可能誘發(fā)接觸性皮炎,且鉛進入人體后不易代謝,可能造成積累性中毒,從而危害神經系統。經常接觸鎳制品,則會引起皮膚炎,還可能誘發(fā)濕疹。此外,一些仿真飾品雖然表面有惰性金屬涂層,但經常接觸如浴液、汗液、香水等容易氧化,可能通過皮膚向佩戴者遷移重金屬元素。
據統計,2016年,上海國檢局共對99.5萬批進出口工業(yè)品實施了檢驗監(jiān)管,檢驗批次同比增長34.5%;全年共檢出不合格工業(yè)品8萬余批,不合格批次同比增長80%以上。對不合格商品,上海國檢局已按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了銷毀、退運、返工整理或檢疫處理,對相關缺陷產品已要求企業(yè)實施召回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