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瑞科中儀科技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12年

13141422348

顯微鏡
徠卡顯微鏡(Leica)
奧林巴斯超高速相機(olympus)
尼康顯微鏡(nikon)
奧林巴斯顯微鏡(olympus)
奧林巴斯共聚焦顯微鏡 奧林巴斯體視顯微鏡 奧林巴斯CX43 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CX33 奧林巴斯顯微鏡bx43 奧林巴斯顯微鏡bx53 奧林巴斯顯微鏡cx41 奧林巴斯顯微鏡cx23 奧林巴斯顯微鏡cx31 奧林巴斯顯微鏡ckx53 奧林巴斯顯微鏡 奧林巴斯顯微鏡攝像頭DP27 奧林巴斯顯微鏡攝像頭DP22 奧林巴斯顯微鏡攝像頭DP80 奧林巴斯顯微鏡攝像頭DP73 奧林巴斯顯微鏡攝像頭DP26 奧林巴斯顯微鏡攝像頭DP21 奧林巴斯倒置金相顯微鏡GX71 奧林巴斯倒置金相顯微鏡GX51 奧林巴斯倒置金相顯微鏡GX41 奧林巴斯偏光顯微鏡BX53P 奧林巴斯偏光顯微鏡BX51P 奧林巴斯偏光顯微鏡BX41P 奧林巴斯偏光顯微鏡CX31P 奧林巴斯倒置顯微鏡IX53/73 奧林巴斯倒置顯微鏡CKX53 奧林巴斯倒置顯微鏡CKX41 奧林巴斯倒置顯微鏡CKX31 奧林巴斯體視顯微鏡SZX16 奧林巴斯體視顯微鏡SZX7 奧林巴斯體視顯微鏡SZ61 奧林巴斯體視顯微鏡SZ51 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BX53 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BX43 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CX41 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CX31 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CX23 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CX22
蔡司顯微鏡
國產朗研相機
顯微成像系統(tǒng)
全自動切片掃描
小動物活體成像
掃描電鏡
天美
激光捕獲顯微切割顯微鏡
離心機

看微生物細胞形態(tài)用什么顯微鏡?

時間:2014/11/6閱讀:11896
分享:

看微生物形態(tài)用什么顯微鏡

觀察微生物細胞形態(tài)用什么顯微鏡

多少倍的顯微鏡可以看見微生物?

顯微鏡下看到的微生物有什么用?

在明視野顯微鏡下觀察微生物形態(tài)時,用染色標本好還是未染色標本好?

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形態(tài)需要放大到多少倍?

微生物的解釋:

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tǒng)稱。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shù)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于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shù)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于活細胞。根據存在的不同環(huán)境分為原核微生物、空間微生物、真菌微生物、酵母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

微生物的作用和害處:

微生物對人類zui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xiàn)和再現(xiàn)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fā)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機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廣譜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強大的選擇壓力,使許多菌株發(fā)生變異,導致耐藥性的產生,人類健康受到新的威脅。一些分節(jié)段的病毒之間可以通過重組或重配發(fā)生變異,zui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知道了微生物的具體定以后,實驗人員在對微生物進行研究時應該采用什么類型的顯微鏡才能看到,用什么顯微鏡能看到更好,對常見的微生物形態(tài)進行觀察和分析。

顯微鏡的發(fā)明是為了能看到人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微笑物品,微生物的體積非常小,那么必須借助顯微鏡對其進行放大觀察,加上微生物種類甚多,所以基本大部分的光學顯微鏡都能對微生物進行觀察,接下來的問題是,什么樣的微生物應該用什么類型顯微鏡來進行觀察和分析,常見的可做微生物形態(tài)觀察的顯微鏡有生物顯微鏡,相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共焦顯微鏡等等。

下面介紹各種不同的顯微鏡對微生物進行觀察:

  1.普通光學顯微鏡  采用自然光或燈光為光源,其波長約為0.4μm。顯微鏡的分辨率為波長的二分之一,即0.2μm,而肉眼可見的zui小形象為0.2mm。故用油(浸)鏡放大1000倍,能將0.2μm的微粒放大成肉眼可見的0.2mm。普通光學顯微鏡可用于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等的觀察。

      2.暗視野顯微鏡常用于觀察不染色微生物形態(tài)和運動。在普通顯微鏡安裝暗視野聚光器后,光線不能從中間直接透入,視野呈暗色,當標本接受從聚光器邊緣斜射光后可發(fā)生散射,因此可在暗視野背景下觀察到光亮的微生物如細菌或螺旋體等。 

      3.相差顯微鏡相差顯微鏡利用相差板的光珊作用,改變直射光的光位相和振幅,將光相的差異轉換為光強度差。在相差顯微鏡下,當光線透過不染色標本時,由于標本不同部位的密度不一致而引起光相的差異,可觀察到微生物形態(tài)、內部結構和運動方式等。

      4.熒光顯微鏡熒光顯微鏡與普通光學顯微鏡基本相同,主要區(qū)別在于光源、濾光片和聚光器。目前大多數(shù)使用的是落射光裝置,常用高壓汞燈作為光源,可發(fā)出紫外光或藍紫光。濾光片有激發(fā)濾光片和吸收濾光片二種。用藍光的熒光顯微鏡除可用一般明視野聚光器外,也可用暗視野聚光器,以加強熒光與背景的對比。本法適用于對熒光色素染色或與熒光抗體結合的細菌的檢測或鑒定。

      5.電子顯微鏡用電子流作為光源,波長與可見光相比差幾萬倍,大大提高了分辨力,并用磁性電圈作為光學放大系統(tǒng),放大倍數(shù)可達數(shù)萬倍或幾十萬倍,常用于病毒顆粒和細菌超微結構的觀察。 

對未染色的微生物標本進行觀察:

不染色標本一般可用于觀察細菌形態(tài)、動力及運動情況。細菌未染色時無色透明,在顯微鏡下主要靠細菌的折光率與周圍環(huán)境的不同來進行觀察。有鞭毛的細菌運動活潑,無鞭毛的細菌則呈不規(guī)則布朗運動。梅毒蒼白密螺旋體、鉤端螺旋體、彎曲桿菌等的活菌各有特征鮮明的形態(tài)和運動方式,具有診斷意義。常用的方法有壓滴法、懸滴法和毛細管法等。
      1.懸滴法在潔凈凹玻片的凹孔四周涂上凡士林,用接種環(huán)取一環(huán)菌懸液放在蓋玻片中央,再將凹玻片的凹孔對準蓋玻片中央的液滴并蓋上,然后迅速翻轉,輕壓蓋玻片,使其與凹孔邊緣的凡士林粘緊封閉后置高倍鏡下(或暗視野)觀察。
      2.壓滴法用接種環(huán)取一環(huán)菌懸液置于潔凈玻片的中央,在菌懸液上輕輕蓋上一蓋玻片,注意避免產生氣泡并防止菌懸液外溢,靜止數(shù)秒鐘后置高倍鏡下明視野(或暗視野)觀察。
      3.毛細管法主要用于厭養(yǎng)菌動力的檢查。通常選用60~70mm長。0.5~1.0mm孔徑的毛細管虹吸厭養(yǎng)菌懸液后,用火焰將毛細管兩端熔封。并用塑膠紙將毛細管固定在載玻片上,置高倍鏡下暗視野觀察。 

用顯微鏡對染色微生物標本進行觀察:

細菌標本經染色后,由于細菌與周圍環(huán)境間在顏色上形成鮮明對比,故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tài)特征(如細菌的大小、形狀、排列等)和某些特殊結構(如莢膜、鞭毛、芽孢等),并可根據染色反應性對細菌加以分類鑒定。
  (一)細菌染色的一般程序細菌染色的一般程序是: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1.涂片制備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穿刺液和液體培養(yǎng)物,直接在載玻片上作薄膜涂片;尸檢或感染動物組織,病變局部涂抹采樣的棉拭子直接涂片。固體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或菌苔的制片,先用接種環(huán)取一環(huán)生理鹽水置載玻片中央,再用無菌接種環(huán)取少量的培養(yǎng)物在生理鹽水中磨勻,涂布成1cm2大小的涂面,置室溫下自然干燥或遠火慢慢烘干。
      2.固定目的是殺死細菌,凝固細菌蛋白及結構,便于染色;促使細菌粘附在載玻片上,避免在水洗過程中被水沖掉;改變細菌對染料的通透性,有利于菌細胞內結構的染色。通常用火焰加熱固定,將已干燥的涂片在火焰中迅速通過3次,以手背皮膚接觸玻片不燙為佳。
      3.染色根據檢驗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染色方法進行染色。染色時滴加染液,以復蓋度。
      4.媒染凡能增強染料和被染物的親和力,使染料固定于被染物及能引起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的物質,稱媒染劑。常用的有明礬、鞣酸、金屬鹽和碘等,也有用加熱法促進著色。媒染劑可用于初染與復染之間,也可用于固定之后或含于固定液、染色中。
        5.脫色凡能使已著色的被染物脫去顏色的化學試劑稱為脫色劑。常用乙醇、丙酮等作為脫色劑。脫色劑可以查出細菌與染料結合的穩(wěn)定程度,作為鑒別染色之用。
      6.復染已脫色處理的細菌或其結構常以復染液作復染以便于觀察。復染液與初染液的顏色不同而成一鮮明對比。復染不宜太強,以免掩蓋初染的顏色。

通過本文,可以知道對微生物進行觀察可以用到生物顯微鏡,暗場顯微鏡,相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儀器,用戶如果對顯微鏡選購過程中有任何疑問,瑞科中儀咨詢。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