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極地冰芯層狀結構的可視化
CS掃描儀是由Schäfter+ Kirchhoff開發(fā),針對極地地區(qū)進行考察,所有機械,電子和光學元件均設計用于-40°C以下的溫度。ILCS掃描儀用于對高達1.7米長的冰芯部分的層狀結構進行成像。
參考價 | 面議 |
更新時間:2017-08-29 14:02:45瀏覽次數:743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使用暗場照明地層掃描儀LCS – 巖心掃描儀
冰川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極地冰芯層狀結構的可視化
CS掃描儀是由Schäfter+ Kirchhoff開發(fā),針對極地地區(qū)進行考察,所有機械,電子和光學元件均設計用于-40°C以下的溫度。ILCS掃描儀用于對高達1.7米長的冰芯部分的層狀結構進行成像。
冰川冰面上的灰塵和其他顆粒的沉淀和沉積的年變化導致特征層狀結構非常翔實,揭示了用于約束被捕獲的冰芯顆粒和氣泡的氣候變化。在冰中也揭示了遙遠的變化,例如來自世界另一邊火山爆發(fā)的沉積灰,作為比較不同地點冰的冰芯模式的時間參考。這使得地質重要事件和次要地質事件的年代確定。
地層可視化,通過連續(xù)掃描可管理的塊冰核心到典型的冰芯記錄的公里數都是層流變化進行光學檢測。
冰芯按照預先確定的策略進行切片,以揭示其層流結構(見下文),并在掃描前被平面化。暗場照明將顆粒和氣泡描述為較亮的區(qū)域,較清晰的冰顯得黑暗。
NEEM – 北格陵蘭伊梅山冰鉆工程
(NEEM)北格陵蘭艾美山冰鉆項目主持下的格陵蘭冰蓋組合已于2010年7月圓滿完成,3年后,鉆頭擊中了底層巖層。 冰芯從深度達到2.5公里,提供了過去氣候覆蓋12萬多年的歷史記錄 - 回到當地溫暖比今天高3-5°C的溫暖時期。 海拔高于現在,高于目前的水平約5米。Schäfter+ Kirchhoff也開發(fā)了大面積掃描宏觀鏡用于直接在極地地區(qū)進行冰芯分析,其中收集和儲存冰塊。
使用暗場照明地層掃描儀LCS – 巖心掃描儀
由NEEM定義的冰芯分段策略:
ILCS –中間層巖心掃描儀
具有暗場照明的線掃描相機傳感器對極地冰芯進行視覺地層學的記錄
操作溫度:-40°C
分辨率:0.05 μm
圖像寬度:105 mm
圖像長度:1250 mm single pass, 1700 mm double pass
大掃描速度:22.7 mm/s
掃描速率:48.5 s for a core of 1100 mm
照明:2 x line LEDs (暗場)
使用暗場照明地層掃描儀LCS – 巖心掃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