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夫極地冰芯高速掃描系統(tǒng),用于不來梅港阿爾弗雷德丶韋格極地海洋研究而開發(fā),操作溫度低至-40°C(Z終操作低至-60°C)。
產(chǎn)品簡介
詳細介紹
斯卡夫極地冰芯高速掃描系統(tǒng),用于不來梅港阿爾弗雷德丶韋格極地海洋研究而開發(fā),操作溫度低至-40°C(終操作低至-60°C)。全新的高速掃描系統(tǒng)在質(zhì)量穩(wěn)定、圖像重現(xiàn)性和掃描速度方面區(qū)別于傳統(tǒng)方法有巨大改進。高分辨率和高速自動掃描冰芯樣塊避免了計算機手工拍攝和匹配多個單獨顯微圖像的高耗時過程,在暴露時間過長影響冰孔隙度的升華問題方面更具優(yōu)勢。
定向明場照明線掃描相機用于極地冰心調(diào)查: 5 µm 分辨率
測量寬度: | 41 mm | (測量長度無限制) |
分辨率: | 5 µm | (8192 像素水平) |
線頻率: | 7.2 kHz |
|
掃描速度: | 36 mm/s | |
測量時間: 2.8 s | (長度100 mm, 寬度41 mm ) | |
單線距離: | 50 mm |
|
環(huán)境溫度: | -40°C | (終 -60°C) |
52 01-2014 E |
|
|
冰川和極地的冰芯囊括了世界氣候的歷史。深冰芯中的被捕氣體和氣溶膠提供了幾十萬年前大氣條件的詳細記錄。迄今為止獲得的長的冰芯從南極回收。長度達3 260米,能夠及時達到70萬年。關(guān)于過去氣候變化的冰芯信息對于我們對目前影響世界的氣候變化的理解是*的。
在冰川表面形成的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沉淀(降水),風力量和灰塵等顆粒的影響。在這些形成的過程中,新鮮的雪被壓縮成了一塊硬的薄板,氣體孔隙率降低了。氣溶膠和氣體通過可變多孔的表面在100到100 000年的持續(xù)吸收,提供了大氣條件的追溯性快照 - 僅在時間上移動。這些冰芯研究和分析提供了關(guān)于冰的形成和封裝氣體變化的重要新的見解。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和海洋研究所的冰川學家利用這些新發(fā)現(xiàn)來重建過去,并尋求其對未來的相關(guān)性。
更多信息了解:
Dr. Kipfstuhl, Dr. Freitag, Alfred Wegener 極地和海洋研究所,不萊梅港,德國